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1?西藏已建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但还远远满足不了西藏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材料2?西藏的煤和石油资源都不是很多,农牧民平常取暖做饭都是靠烧牛粪和一点儿柴草,能量低,致使草原破坏。随着农牧民生活范围的扩大,人口迅速增长,如不及时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就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材料3?青藏高原的冻土问题从50年代就开始研究,现在已经掌握了可靠的技术解决
这一难题,像南疆铁路就成功地经过了一段冻土地带。
材料4?当国家决定在“十五”期间续建青藏铁路格拉段时,广大藏胞很感谢。
其实早在 20世纪 50年代,铁道部已对线路进行了勘探,并草拟了三条路线方案,3个方案对比如下:

材料5?进藏铁路线路方案示意图

(1)从材料1可知,建设青藏铁路有利于促进西藏?的发展;从材料2可知,建设青藏铁路有利干对 ??的保护。
(2)从材料3可知,?是建设铁路的可靠保证。从材料1至4可知,在现代铁路建设中,?因素对铁路区位远作起决定性影响。从材料4和材料5可知,在铁路具体选线时
??因素仍很重要。
(3)青藏高原地区城市密度和规模均小于东南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原因是?。
(4)西藏目前已建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邻省又有丰富的煤、石油,为什么农民仍以柴草为主要生活用能
A.因为西藏森林、草场资源主富
B.藏民不习惯使用煤炭、石油燃料
C.公路运输输入煤炭、石油运量小,运价高
D.主要原因是为了保护大气环境
2、单选题 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大高原是: ?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3、单选题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反映了区域具有
①整体性特征?②差异性特征?③开放性特征?④独特性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单选题 下图为“南京市产业结构演变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南京市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
[? ]
A.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变化不明显
B.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先降后升
C.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先升后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先降后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先升后降
D.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下列关于2001年南京市产业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轻、重工业都欠发达的城市
B.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
C.工业和服务业并重的城市
D.农工贸并重的城市
5、单选题 读材料一、二,完成(1)--(3)题。
材料一: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的标志性工程,整个工程横贯中国东西部,沿线经过新疆等十个省市区。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建成投产,是中国管道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西气东输工程已于2005年1月1日实现全线商业供气。
材料二:西气东输工程路线图。

(1) “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2)“西气东输”管道向北弯曲经过陕北靖边,其主要目的是(?)
A.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 B.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
C.该地区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多? D.绕过地形复杂区域,便于施工
(3)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积极地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C.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矛盾
D.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沿管线各自然带大致呈垂直地带性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