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水的运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六)
A.在400mm以上,原因是雨岛效应 B.在400mm以上,原因是热岛效应 C.在400mm以下,原因是雾岛效应 D.在400mm以下,原因是晴岛效应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
小题1:图示该河流的流量明显受降水量影响,故判断为以雨水为主要补给。故选A项。
小题2:图示该地区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月,判断该地区可能位于华北地区,且河流输沙量最降水量和径流量明显上升,故判断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小题3: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大,则下游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易形成地上河。故选C项。
小题4:上海浦东新区适于城市化过程中的新区建设,主要是为了控制大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分散过多的人口和工业,以减轻中心区的环境压力。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根据所学地理原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沧海桑田”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水滴石穿”
D.“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与海陆间水循环原理相违背。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生活中的一些地理原理。解答本题还需明确:由于水循环的作用,黄河之水也可以通过水汽输送而重新形成河流水;解答此题学生只要能结合水循环的基本原理,结合选项内容逐一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训练。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和?。
(2)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
(3)某校地理活动小组拟研究“城市河水的自然净化”课题。你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应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1)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
(2)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
(3)污水污染现状;河水自然净化的过程;影响河水自然净化的因素;本地天气变化的规律与河水水位变化等。
本题解析:地表径流环节最易受人类活动影响。人类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径流的时间分配;跨流域调水,可以调节水资源的地区分配。丁环节为地下径流,通过植树造林,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可以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水下渗,从而增加地下径流量。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图中A、B、C、D四处发育了冲积扇的是 ,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2分)
(2)图中河流属于水循环的 环节。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领域,该河流主要参与了 __ 循环。(2分)
(3)图中洋流向 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2分)
(4)该地沿海平原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其成因是 。(2分)
参考答案:
(1)C (1分) 流水堆积作用(1分)
(2)地表径流 (1分) 海陆间(1分)
(3)北(1分) 增温增湿(1分)
(4)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1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
本题解析:
(1)冲积扇形成于河流流出山口的位置,随着流速降低,沿途携带的泥沙呈扇形沉积所形成,从图中两条等高线的弯曲情况可判断C处为河流从山地流入平原(200米等高线)的地方,即河流的出山口的位置。
(2)河流属于水循环地表径流环节,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最终入海,为一外流河,所以参与的是海陆间的大循环。
(3)等温线的凸向即为洋流的流向。所以该题中洋流的流向为自南向北,据图中平原地区的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可知回归线以北地区为高纬度地区,故为北半球某区域,洋流应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区为暖流,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4)据平原地区的自然带可以判断其对应的气候类型,因为气候类型和自然带是一一对应的。常绿阔叶林对应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该区域风向随季节而改变。
考点:考查水循环、洋流、及气候类型和自然带。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球运动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