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11-10 19:54: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的水资源数量,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生产过程消耗水量大的产品,尤其是粮食)来获得水和粮食的安全。读世界某区域图(图中虚线表示输水线)。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虚拟水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虚拟水战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B.虚拟水战略就是跨流域调水的规划战略 C.世界粮食安全可通过虚拟水贸易来解决 D.缺水国家应尽量限制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2.若该区域位于东半球,则关于图中输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B.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C.输水过程中易受污染,水质较差 D.该线路能全线自流,工程量小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安徽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09年粮食产量突破600亿斤吨,继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黑龙江省之外的又一个粮食总产超600亿斤的产粮大省,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30年增产300亿斤。 材料二?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与 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 (2)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3)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
参考答案:(10分)(1)纬度 较低,水热条件好,农作物复种指数高;水稻播种面积大,单产较高。 (2)地处我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京广、陇海)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多,市场广阔。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地区是 A.东北、东南、西北 B.华北、西北、西南 C.东北、华北、华东 D.西南、西北、东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指的是以一直线截取某一地区,求取被直线切割的河道数与该直线长度之比。下图表示我国年降水量、年径流曲线与河道频率的南北地带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①河道频率 ②径流量 ③年降水量 B.①河道频率 ②年降水量 ③径流量 C.①径流量 ②河道频率 ③年降水量 D.①年降水量 ②径流量 ③河道频率
| 小题2:图中常年性河道频率最大的地区是 A.江南丘陵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东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
小题3:下列有关河道频率南北地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系密度的空间分异与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呈反相关
B.华北平原地表物质渗透性强,径流量偏小,故河道频率偏小
C.东北河道频率高于华北的主要原因是年降水量显著增多
D.湛江以北石灰岩地区大量地表水转为地下水,使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达到最大值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根据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湛江—北京—漠河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可知曲线②表示的是年降水量,由此可排除A、B、C三项。
小题2:图中河道频率最大在湛江以北的1000—1500km处,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题3:北京所在地区为华北地区,该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地表物质渗透性强,径流深偏小,故该地区河道频率较小。漠河所在的东北地区河道频率高于华北地区河道频率的原因是该地区纬度高,蒸发弱,而年降水量与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相差不大,排除A、C;石灰岩地区位于湛江的西侧,而且该地区的河道频率也并没有达到最大值,而是在长江中下游最大,排除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产业转移可能会给产业的接受地区带来环境污染。?
参考答案:正确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产业转移对迁出地影响是有利于迁出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减轻迁出地的环境压力。对迁入地的影响是带动迁入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但也可能造成对环境的压力。所以本题叙述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