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A.低水平协调 B.初显不协调 C.高水平协调 D.严重不协调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西气东输的主要目的是向东部地区及沿线城市输气,城市分布是影响管线走向选择的主要经济因素。故C为正确选项。地形属于自然因素,A项错误。B、D两项并非主要影响因素。
小题2:晋陕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能源可以大量输出,与水土流失无关,A项错误。西气东输管线出甘肃宁夏北折进入陕西、山西两省的目的在于获得两省区的煤气(并非为了调整其产业结构和改善其大气环境质量),从而获得调峰气源,保证西气东输输气的可靠性。故B、D项错误,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 ]
A.积温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2.有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我国某河流流域图,回答1-2题。
小题1:造成流域内①②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植被
小题2:关于①、②两河段的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河段的外力作用一定表现为冰川搬运作用
B.②河段的外力作用仅有沉积作用
C.①河段以流水侵蚀为主使河床剖面呈“V”字型
D.②河段表现为南岸沉积,北岸侵蚀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材料一?有关专家通过模拟区域气候情景,对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气温与降水变
化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50年间,中国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升高了2.7℃,年均降水量增加了25%,大部分地区可望逐年湿润起来。
材料二?北疆和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及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主源)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图。?材料三?塔里木盆地博斯腾湖的水位和面积变化情况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1)~(3)题。?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
(2)上述变化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6分)
(3)简要回答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参考答案:40.(20分)
(1)说明我国西北地区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加。(4分)
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4分)
(2)将使湖泊面积和蓄水量增加,也使部分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部分地区植被覆
盖率有所提高。(6分)
(3)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后,山区降水增加,冰川消融加剧,这可能导致洪涝(或雪灾、
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频率。(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