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区域可持续发展》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A.低水平协调 B.初显不协调 C.高水平协调 D.严重不协调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从三类产业所占比重曲线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占比重最高,超过50﹪,所以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A对。图示曲线只表示比重变化,不能代表产值的变化,B错。图中第三产业比重是波动上升,不是持续上升,C错。第一、二产业比重差距在增大,D错。
小题2:读图,从1998~2008年,始终以第二产业为主,工业化发展造成环境问题严重,区域发展中人地关系出现严重不协调,D对。低水平协调时期是采猎文明时期,A错。初显不协调是农业文明时期,工业只是少数手工业,B错。高水平协调时期,是人类不仅认识到环境的重要,还能做到切实保护环境,使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都得到可持续发展,目前仍以重工业为主,环境污染严重,D错。
小题3: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微弱,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A错。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人地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结合前面分析,目前已是严重不协调,B错。转型阶段,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以及劳动力价格提高。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社会问题。人地关系严重不协调,C对。再生阶段,是高水平的协调,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大荒不再开垦荒地
黑龙江农垦总局作出决定,北大荒不再开垦荒地,将集中力量抢救保护好三江平原。近来,有人不顾国家三令五申,擅自闯入自然保护区进行小开荒,破坏湿地生态资源。黑龙江总局发文重申,对重要生态功能区要进行重点保护,严禁在区内开荒,已开垦的荒地要迅速还林、还草、还湿地。
(1)湿地对东北生态环境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2)怎样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东北平原地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湿地是生态环境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像森林、湖泊一样,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湿地中还存在着丹顶鹤、天鹅等稀有生物。
(2)要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平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以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立绿色食品基地。
本题解析:湿地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对气候和生物多样性方面。要想使东北地区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所以必须从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相对合的方针。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方向要从“高产、优质、高效”方向找出路,除此之外,加快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中国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