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11-10 20:34: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读我国某城市天气预报截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图示日期最接近的是?(?) A.春分后几天 B.夏至前几天 C.秋分后几天 D.冬至前几天
| 小题2:该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北京昼长达到最长 B.该市正午太阳高度增加 C.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近日点 D.黄河进入汛期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该图的日出日落时间计算白昼长短。今日的白昼时间为12小时33分,明日的白昼时间为12小时36分,则昼略长于夜,且昼逐渐变长,表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较接近于赤道,并往北移动。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该地位于北半球,春分日温度达20℃,气温较高,为我国南方地区,太阳直射点向北移,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加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2分,共14分)
 (1)图中A是 气团(冷、暖),该图所示锋面的移动方向是 。 (2)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地, 气压最高的是 地, (3)该锋形成的降水多在锋 (前、后) (4)该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为 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暖气团,自西向东 (2)C 、E (3)前 (4)气温升高 气压下降 天气转晴 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
本题解析: (1)暖气团温度较高,密度较小,所以锋面之上为暖气团,根据图中冷气团后退,可判断,该天气系统为暖锋,暖气团势力较强,暖空气推动冷空气自西向东移动。 (2)C地处于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E地处于冷气团控制,气温低,空气密度大,气压高。 (3)暖锋降水在锋前,暖气团主动爬升到冷空气的上方冷却降水,冷空气一侧是处于暖锋锋前的位置。 (4)该锋面过境后,单一的暖气团取代原本的冷气团控制该地区,气温升高 气压下降 天气转晴。 考点:锋面系统及其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2.关于图示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南北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C.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E.自然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 F.附近海域均有寒暖流汇合 G.地表水获得的补给冬季较多 H.风力搬运沉积地貌广泛分布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该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是1月,可判断是北半球;最冷月气温在0°C以上,且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据此可判断该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故选A。 2.地中海气候的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附近海域南半球为寒流,北半球的海域为寒暖流的分散处;因降水较多,地表湿润,且植被较好,所以风力搬运沉积地貌较少;而冬季降水较多,地表水获得的补给较多。故选C。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气候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28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完成了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二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地点
| 海拔高度(米)
| 1月均温(℃)
| 7月均温(℃)
| 1月降水量(mm)
| 7月降水量(mm)
| 年降水量(mm)
| 年日照时数(小时)
| R
| 201
| 2.6
| 20.7
| 54.1
| 60.6
| 824.5
| 1975.3
| Q
| 1111
| —8.4
| 23.3
| 1.2
| 42.2
| 193.7
| 2975.7
| 材料三
 (1)比较分析R地一月份均温比Q地高的主要原因。(6分) (2)与法国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8分) (3)如果大量引用黄河水发展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6分) (4)图中P处地势?(高/低)于Q处;土壤盐分?(高/低)于Q处,请分析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R地海拔较低Q地海拔较高(2分);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而Q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2分);R地处沿海,Q地处内陆(2分)。 (2)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2分)昼夜温差大;(2分)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2分)劳动力丰富廉价(2分) (3)对本地区的影响:若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3分)对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本地区灌溉用水过多,可能造成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3分) (4)高(1分);低(1分);P处地下水位深(1分),蒸发弱(1分),地表盐分积累少;而Q处地下水位高(1分),蒸发强(1分),地表盐分积累多;且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2分)
本题解析: (1)R点位于欧洲西部的法国,而Q点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贺兰山附近。R地一月份均温比Q地高的主要原因: R地海拔较低Q地海拔较高;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而Q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R地处沿海,Q地处内陆。 (2)与法国相比,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利条件是: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劳动力丰富廉价。 (3)对本地区的影响:若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对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本地区灌溉用水过多,可能造成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或断流。 (4)根据黄河的流向判读图中P处地势高于Q处;土壤盐分低于Q处,原因是P处地下水位深,蒸发弱,地表盐分积累少;而Q处地下水位高,蒸发强,地表盐分积累多;且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 点评: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滥砍乱伐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和土壤污染)。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地山麓和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该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麓始终大于山顶 B.山顶始终大于山麓 C.1~8月山麓一直增大 D.9~12月山顶一直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