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A.5月某日与8月某日昼长相同 B.各日昼长都不相等 C.昼长大于夜长 D.昼长为12小时有两天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意义的综合分析。
小题1:开幕时间为北京时间4月28日10点40分,计算77°E的地方时较北京时间晚2小时52分。
小题2:4月28日到10月22日,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再向南移,5月某日和8月某日可能出现太阳直射的的纬度相同,则昼长相等。
小题3:4月28日到10月22日,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再向南移,故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故日影先变短再变长;4月28日—10月22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21.5°S以北,故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始终大于45°,故影长始终短于旗杆本身。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地点是
A上海? B广州? C北京? D哈尔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越是接近两极的地方,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越是明显,越靠近赤道的地方,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越小。广州最靠近赤道,故B正确,本题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地球上,晨线和昏线相接时有两个分界点,位于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M,位于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N。下图中的折线表示M一年内的纬度变化。读图判断下列问题。
小题1:一年内M最大纬度与最小纬度的差值约为(   )
A.47°
B.23.5°
C.94°
D.66.5°
小题2:M为正午、N为子夜的时间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据所学知识,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即分界点纬度=90°-太阳直射点纬度,太阳直射点在0°—23°26′移动,故分界点的纬度在66°34′—90°变化,所以一年内M最大纬度与最小纬度的差值为23°26′,故选B。
小题2:根据太阳直射点与晨昏线的关系;①段晨昏线分界点北移,,太阳直射点北移;在3月22日分界点纬度为90°;②太阳直射点北移,分界点南移,6月22日分界点66°34′;③太阳直射点南移,分界点北移,9月23日,分界点为90°;④太阳直射点南移,分界点南移,12月22日分界点纬度为66°34′(如图),①段为丙到乙,②段为乙带甲;③段甲到乙;④乙到丙。从图中看出丙图即①段和④段符合题意,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 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夜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A.0°~20°N
B.0°~20°S
C.20°N~23°26′N
D.20°S~23°26′S
小题2: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F点的时间可能为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6时
C.11月23日18时
D.6月22日18时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1.作OM垂直于PQ如图
,则∠MOF=20°;P点刚好进入极夜时,则太阳直射点位于M,即20°S,此时P点以内的北极地区进入极夜。当太阳直射点位于M′,与其垂直的P′及以北的北极地区进入极夜,P点也为极夜,如图
,要使P点处于极夜,那么太阳直射点M′的取值范围应该在20°S以南,因为太阳直射点的最南界线为23°26′S,因此M′的取值范围为20°S~23°26′S 。D项正确。
2.设HP的中点为M,则OM垂直于OF,如图
;因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交点,则扇形HOP部分可能为昼,也可能为夜。若HOP为昼,则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因M点平分昼弧,其地方时为12:00,故F点的地方时为12:00—6:00=8:00,4个选项中没有一个符合题意;若HOP为夜,则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因M平分夜弧,其地方时为24:00,此时F点的地方时为24:00—6:00=18:00,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玉溪(24°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右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α为
?
A.23°26′
B.42°34′
C.47°26′
D.66°3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α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12月22日,玉溪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90°-(24+23°26′)=42°34′,即角α=90°-42°34′=47°26′。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