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十)
A.质量 B.体积 C.自转周期 D.公转周期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小题1:密度等于质量÷体积,据表格中数据可计算出火星、木星、天王星各自密度约为0.73、0.24、0.22,而地球为1,则四大行星中密度最大的是A地球。
小题2:表格中火星各项数据与地球各项数据为1比对,只有自转周期最相似也为1。
小题3:在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各种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有液态水和稳定的光照条件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的安全宇宙环境。与表中三行星比较,只有D项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四者同样具备。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太阳黑子数目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A.1年
B.10年
C.11年
D.140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周期约11年。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沿36°N纬线部分海域浅层海水盐度(单位:‰)分布图”,完成问题。1.冬季,自西向东航 行的船只将2.该海区东侧海水盐度较高,主要原因是
A.顺风顺流
B.顺风逆流
C.逆风顺流
D.逆风逆流
E.受寒流影响
F.受暖流影响
G.气候相对干燥,蒸发旺盛
H.冬季结冰,盐分相对集中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局部区域洋流。
1.结合该地区的经度变化,判断该海域为直布罗陀海峡,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冬季受西风控制,因而顺风,又由于密度流的影响,也顺流。
2.该海区东侧为地中海,联系地中海盐度高的原因即可解题。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我国“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点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2月15日凌晨4点35分稳稳落在虹湾着陆区,月球车进入月表漫步和探测阶段,这标志着“嫦娥三号”登月成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执行任务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包括
①受宇宙辐射影响大,白天太阳紫外线强烈
②月面昼夜温差巨大,易损坏仪器
③月球车在月球白昼时太阳能供电不足
④月壤松软,月面凹凸不平,月球车行走容易打滑翻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小题2】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则其可能观测不到的现象有
①绚丽多彩的极光 ②我们美丽的地球 ③一闪即逝的流星
④轮廓模糊的星云 ⑤黑子或耀斑活动 ⑥明亮耀眼的恒星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⑤⑥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月球表面受宇宙辐射影响大,白天太阳紫外线强烈; 月面昼夜温差巨大,易损坏仪器;月壤松软,月面凹凸不平,月球车行走容易打滑翻车。而月球车在月球白昼时太阳能充足,不会出现供电不足的状况,所以选B。
【小题2】宇航员登上月球,因为月地距离较近,可能看到我们美丽的地球;黑子或耀斑活动是太阳活动的主要形式,在月球上可能看到。在月球上可能看到明亮耀眼的恒星和轮廓模糊的星云。极光是在高纬度(北极和南极)的天空中,带电的高能粒子和高层大气(热层)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发光现象,月球上没有大气,不可能有极光现象发生。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月球上没有大气,因此也不可能有流星现象发生。
考点:该题考查月球的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可近似看作圆轨道,“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三次方”成正比。地球与太阳之间平均距离约为1.5亿,结合下表可知,火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 )。
? | 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木星 | 土星 |
公转周期(年) | 0.241 | 0.615 | ? | 1.88 | 11.86 | 29.5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题干得知“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三次方”成正比。
由表中得知地球公转周期1年,火星公转周期为1.88年。所以火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3÷(1.0年)2×(1.88年)2,即约为2.3亿千米。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水的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