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十) 
            
            
            
 A.地处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B.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 C.风力大,降水丰富 D.南北相距500千米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知,荷兰比北京纬度高,自转线速度慢;北京在荷兰的东方,应先看到日出;荷兰比北京纬度高,该日离太阳直射点纬度比北京远,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小;3月24日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偏北,昼越长,荷兰比北京昼长。故选C。
小题2:荷兰地处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珊瑚礁分布在热带海区,荷兰在温带;荷兰地区西风带控制范围,直接频临海洋,地势低平,素有风车之国之称,所以风力大,降水丰富正确;南北相距不到4个纬度,没有500千米。故选C。
小题3:核能密集而巨大,地区适应性强,核电运输量小,核电技术日趋成熟,安全可靠,但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建设周期长。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06年11月9日6时30分,人们透过望远镜前的滤光镜,可以看到日面上有一颗“小黑痣”在跳动(由于大气扰动),这个小黑点就是水星。8时08分,水星从太阳边缘慢慢“跳”出,水星凌日这一天文现象结束。据此回答问题。
这一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A.甲点和乙点之间
B.乙点和丙点之间
C.丙点和丁点之间
D.甲点和丁点之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图可知:甲位于冬至日(12月22日),根据地球自西向东公转那么11月9日时地球应在甲处的西侧,也就是介于甲点和丁点之间。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借助天文现象考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中不论甲是近日点附近还是冬至日,地球都应该在甲点和丁点之间。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图是某房地产公司在杭州(30°N)开发的一梯两户式多层商品房平面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说出该幢商品房阳台朝向及设计的目的。(4分)
(2)若在其北面再建一幢新楼,并要求新楼底层全年的正午均能晒到太阳。设计者在规划
两楼间距时,需考虑该地一年中?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和?(原楼、新楼)的高度。
(4分)
(3)分析杭州气候类型特点及成因。(6分)
参考答案:
(1)南?为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照(4分)
(2)冬至(12月22日前后)?原楼?
(3)杭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成因为海陆热力差异。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1)杭州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位于正南方向,故阳台朝南可获得更多的阳光。(2)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物体影子越长,故两楼之间的楼间距应保证当南楼的正午影子最长时不被遮荫,故考虑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和南楼的高度。
(3)结合杭州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杭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十·一”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情况是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10月1日位于秋分日之后,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1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值出现的频次图(实线和黑点代表实际存在),表1为我国夏半年各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读图1和表1,回答问问题。
小题1:该地的纬度为
A.3°26′N
B.10°N
C.20°N
D.23°26′N
小题2:该地夏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值在年内出现频率次为
A.4
B.3
C.2
D.4
小题3:下列时段与该地出现正午太阳高度频次最大时段吻合最完整的是
A.芒种至小暑
B.春分至立夏
C.小满至夏至
D.小暑至处暑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综合应用。
小题1:从正午太阳高度值的变化中可看出,此地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应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在此纬度范围内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读图可知为46°34′,由此推算该地纬度应为20°N。
小题2:读表可知夏至日时太阳直射23°26′N,可得出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6°34′;读图可知该正午太阳高度值出现频次为3次。
小题3:根据题意可知该地出现正午太阳高度频次最大为4次,直射点所在纬度和该地20°N纬度差为3°26′,据表可知吻合时段为芒种至小暑。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宇宙环境及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