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低温冷冻灾害主要是因为来自极地的强冷空气,及寒潮侵入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图12为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单位: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对比东北地区与长江下游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差异,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差异:东北地区平均年冻害次数比长江下游地区少。(2分)
原因:冻害发生在冬半年(主要在春、秋两季);冬半年与长江下游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活动较少;农作物耐寒能力强;东北地区人们防冻意识强。(8分)。
本题解析:
观察图可知,东北地区冻害等值线密集,但根据数值变化,长江下游地区比东北地区每年冻害出现次数多;根据题干,冻害使农作物受损伤以致减产而冻害多发冬半年,东北地区农业活动少,耐寒能力强,所以受损伤小。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等温线反映的是_____(1、7)月,P点与Q点之间的主要自然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图与P点至Q点的地形剖面基本相符的是哪幅图?简要说明理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公布了名为《2025全球趋势——变化的世界》的报告,报告中声称:环北冰洋国家都将因全球变暖而受益。
(3)图示国家因全球变暖使种植业和海洋运输业均能受益,任选其一说明有利影响的具体表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国家是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国,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合作伙伴,在能源合作中互惠互利,分别说
? 明这种合作对双方的意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7;亚寒带针叶林
(2)甲图;因P点至Q点之间的局部等温线向低纬突出,表示该处气温低,地势高,为山地。
(3)种植业:气温升高使农作物种植范围扩大,生长期延长,产量提高。海洋运输业:海冰融化,通航
? 能力提高;缩短亚欧东西两岸的航程。(注:若两项都答按第一项赋分)
(4)输出国: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促进了该国经济的发展。输入国:有利于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
? 局面,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石油进口的多元化,有利于我
? 国的能源安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1~3题。

1、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 ]
A、从西南流向东北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
D、从南流向北
2、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联结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好
3、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 ]
A、山上植茶树,山下种稻棉
B、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C、山上建设水源林,山下种麦棉
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
参考答案:1、A
2、C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平原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的等值线图。完成1—2题。

1、推测P地属于
[? ]
A.草原区
B.森林区
C.都市区
D.农耕区
2、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 ]
A.美国
B.法国
C.澳大利亚
D.巴西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题:

小题1:根据等温线的分布判断,该海区位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