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②____,③____,④____,⑥____。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米,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千米。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用数字表示)。
(4)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
2、单选题 材料一:2010年12月15日,西藏墨脱公路关键性工程嘎隆拉隧道顺利贯通。墨脱人民被茫茫雪山所阻隔的历史终于结束了。
材料二:墨脱局部地区图
阅读上图,完成1—3题。
1、墨脱雨垣充沛,年降水量在2300mm以上。该地降水丰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生物因素
2、关于墨脱县城分布位置及最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分布在河流沿岸,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B.分布在河流沿岸,靠近河流,河运发达
C.分布在河谷地区,地势开阔,热量条件好
D.分布在河谷地区,地势较低,利于农业发展
3、关于墨脱公路修建对当地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墨脱公路的修建,对墨脱发展旅游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B.墨脱公路的修建,有利于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C.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公路的建成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D.墨脱公路的修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综合题 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图为我国东北部、辽东半岛附近地区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21分)

(1)归纳甲图所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试从海陆位置、地形两方面分析A、B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形成原因。(5分)
(2)简述甲图中C地农业生产的特点。(6分)
(3)D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结合图乙,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6分)
(4)试分析C地江河干流航运条件。(4分)
4、单选题 读图,图中L表示洋流,M为晨昏线,a为最冷月等温线。完成1—2题。

1、对图中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此时地方时为19时
B.洋流L为向南流动的暖流
C.甲地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D.甲地盛行西北风
2、图示月份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北半球海、陆月均温为一年中最高
B.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
C.北京日出时刻早于6时
D.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
5、单选题 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若图中m所在的天气系统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则等值线m的数值可能为
[? ]
A.1005
B.1010
C.1015
D.1020
2、近年来,该地区沙尘暴爆发频率有增加的趋势,图中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的区域是
[? ]
A.L1附近
B.L2附近
C.L3附近
D.L4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