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A.雪灾 B.台风 C.泥石流 D.暴雨洪涝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该地经纬度(98°E、33°N)判断,该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由于地势海拔较高,造成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不高,因此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小题2:该地经纬度(98°E、33°N),位于我国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易形成雪灾。台风一般发生在东南沿海,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坡度较大的一、二阶梯交际处或盆地边缘,暴雨洪涝多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
小题3:青藏高原海拔高,冰川广布,淡水资源丰富;高原上有许多内流湖,盐类资源丰富;地处火山地震带,因此地热资源丰富。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等高线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小题2:修筑梯田显著的改变了山坡的(?)
A.形态
B.土壤类型
C.坡向
D.物质组成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题1:水平梯田的田埂应与等高线基本平行,才能起到保水作用。
小题1:田的修筑,使沟谷发育的山坡形态发生了改变。土壤类型是自然和人为综合作用的结果,坡向是不易改变的,物质组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的四条线中,反映秦岭降水状况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下图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小题1:A区夏季气温高于B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A区域盆地地形,海拔低,B区域高原地形,海拔偏高
B.A区域白昼时间、太阳辐射时间长于B区
C.B区降水量多于A区,所以气温低于A区
D.A区地处地势第三阶梯,海拔低,B 区地处地势第二阶梯,海拔高
小题2:正确描述C河段水文特征的是
A.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B.水量大,汛期短,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C.流域面积小,流程短,落差小
D.流域面积大,流程短,落差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为我国某地区,根据经纬度判断,A位于四川盆地,地形闭塞,海拔低,气温较高。B地区位于去路高原地区,虽然纬度比A略低,但海拔高,所以气温较低。所以选项A对。根据昼长的变化规律, A纬度较高,夏半年,昼长大于B;冬半年昼长小于B。A位于盆地内,地形闭塞,云雾较多 ,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选项B错。B区气温较低,主要是因为海拔高,降水多是因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多造成的。选项C错。A区与B区均位于地势第二阶梯,D错。
小题2:根据图中位置判断,C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共同影响,降水多,水量大。汛期从5月到10月,汛期长。流域内植被茂盛,水土流失少,含沙量小。纬度低,没有结冰期。所以只有A对,B、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是某大河水系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所示水系形态多分布在
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山地
小题2:图中所示水系分布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多属于
A.海陆间循环
B.内陆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以上都不是
小题3:下列关于该水系干流的水量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流量最小
B.中游流量最小
C.下游流量最小
D.下游流量最大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综合分析。
小题1:从该图的水系形状可以看出,这里为向心状水系,因此它多分布在盆地地区。
小题2:向心状水系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因此从水循环角度看,它多属于内陆循环。
小题3:干流的水量主要来自各支流的冰雪融水,受沿途用水和蒸发的影响,越往下游,其流量就越小。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宇宙中的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