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A.日本污染严重 B.我国工资水平较低 C.我国服务业发达 D.日本人口数量剧减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中国某区域图。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据此完成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结合区域地理特征进行分析。祁连山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包括冰雪融水较丰富,适宜牧草生长;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地势较平坦开阔 ;祁连山是西北-东南走向。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冰雪融水较丰富,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时结合图示根据所学课本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做题时可以用排除法以做到事半功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①地势②年太阳辐射量③7月均温
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
C.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D.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
小题2:a、c两地环境问题的分别是
A.a地水土流失严重,c地环境污染突出
B.a地水患不断,c地灰霾频袭
C.a地多滑坡、泥石流,c地多地震
D.a地草地退化,c地气象灾害多发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地形可知,该地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一线。①逐渐上升,是由于地形逐渐降低,导致气温逐渐上升。②最大值在青藏高原,最小值在四川盆地,所以是太阳辐射。③逐渐降低是地势变化。
小题2:a位于青藏高原,环境问题是草地退化;c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冬季有寒潮的影响。多气象灾害。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问题:
小题1: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海洋污染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小题2: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份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小题1: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数值及地理事物的轮廓可以判断,乙位于西北地区,为干旱地区,故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丙位于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丁位于渤海湾,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海洋污染。
小题1:图示A为宁夏平原,该地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比较旺盛;发展农业长期引用黄河水灌溉,引起土壤的盐碱化。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城市数量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我国城市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受地形影响形成东多西少的特点
B、受气候影响形成南多北少的特点
C、受交通影响形成北多南少的特点
D、受经济影响形成南多北少的特点
2、为平衡我国城市分布,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是
[? ]
A、大力发展东部城市,扩大辐射作用
B、大力发展中小城镇,促进城乡一体化
C、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提高城市化水平
D、振兴东北老基地,增强大城市活力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宇宙中的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