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A.澳大利亚 B.加拿大 C.越南 D.土耳其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产业转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左图为 1995——2010 年河南省三大产业的产出比重图,右图为 1995——2010 年河南省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可知,第二产业产出比重最大,故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产出比重先降后升;第三产业产出比重先升后降后,趋向平稳。故B正确。
小题2: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最大,而产出比重最小,故劳动生产率最低;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三大产业结构比例较为合理的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其次为第二产业,最后为第一产业,河南省三大产业结构还不是很合理;据图可知,第三产业产出比重与就业比重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故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图上AB是黄河上游两个主要农业用水区域,A是?平原,B是?平原。(2分)
(2)写出黄河中游两条重要的支流:?、??(2分)
(3)分析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主要原因:(4分)
(4)下面四图为我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四条河流流量对比图,请根据这四条河流水文特征,判断A、B、C、D四图哪条河流代表黄河?。(2分)
参考答案:(1)A是宁夏平原,B是河套平原? (2)汾河、渭河
(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河含沙量大。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大量流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4)C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A位于宁夏境内,为宁夏平原,B位于内蒙古,为河套平原。(2)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有两大支流为汾河和渭河。(3)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成因应从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而下游地势低平,泥沙淤积分析。(4)根据图示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流量大小可判断,A图所示的是松花江,B图所示的是长江,C图所示的是黄河,D图所示的是珠江。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并能结合我国主要河流的流量差异和季节变化的差异比较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主要发源于俄罗斯西北部新地岛附近的北冰洋海域,然后途经蒙古
国西部,东移南下影响我国,读我国局部地区寒潮路径和部分受影响区域示意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1)描述图中区域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规律,简述甲地极少受寒潮影响的原因,并说出在寒潮影响下的乙地区天气特点。(14分)
(2)某杂志评选出了我国十大“新天府”,成都平原和三江平原均榜上有名。分析成都平原与三江平原相比,发展种植业的突出优势区位条件。(10分)
(3)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人口迁出较多,简述人口迁出对该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12分)
参考答案:(1)寒潮出现次数自西南向东北递增(或自东北向西南递减)。(4分)甲地极少受寒潮影响的原因:因受北面山脉(或秦岭、大巴山等山脉)的阻挡,极少受寒潮影响。(4分)寒潮影响下的乙地区天气特点:降温幅度大,大风,且伴有雨雪(或冻雨)等现象(6分)
(2)纬度低,热量充足,开发早,劳动力充足,受冬季风影响小。(10分)
(3)加强与迁入区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1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球的圈层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