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人类的活动,属于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是
[? ]
A、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
B、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C、对于地球共有的自然资源,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D、对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有益于环境的可持续性行为的是( )
A.使用一次性产品
B.购买和使用私人汽车
C.分类回收利用垃圾
D.禁止开发非可再生资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使用一次性产品、购买和使用私人汽车均对环境有威胁,禁止开发非可再生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分类回收利用垃圾,有利于废物利用,有益于环境保护。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环保部门的管理手段,主要运用了
①行政手段 ②法律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环境教育手段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环保部门代表国家行使对环境的管理,其主要运用了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环保部门的管理手段。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所示人类采取的行为

A.是工厂实现清洁生产的一种措施
B.只适宜在城市中实行
C.属于生产减量化中的“再利用”形式
D.反映出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公众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和管理者;应积极接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工厂清洁生产、社会公众选购带环境标志产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减少过度包装、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自备篮子购物、倡导简朴生活、拒食野生动物、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节水等等。图示反映人类采取的是分类回收垃圾,发展循环经济。反映出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我国现有城市中约有1/2的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城市约占1/6,每日缺水量达1 600万吨。右图所示三个地区均为我国沿海缺水城市集中分布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a图所示地区城市缺水状况,可采取的措施有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跨流域调水和海水淡化等,其中目前比较可行的是____________,简述选择该措施的理由。
(2)b图所示地区城市群位于河流入海口,但仍有严重的缺水问题。试分析该地区城市缺水的主要原因。
(3)c图所示地区经常出现“咸潮”,导致城市供水出现季节性短缺。根据你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分析“咸潮”出现的季节并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盐分仍然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
参考答案:(1)跨流域调水 开发地下水资源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海水淡化的经济效益较差(或技术水平不够、成本高),所以选择跨流域调水。
(2)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稠密;水污染严重。
(3)冬季。可以兴修水利工程储水,从其他地区调水,全流域综合治理,加强监测等。
本题解析:先根据区域轮廓图推断出:a、b、c三地分别是华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a地区降水较少,但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很大,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而且还会引发地下水漏斗,导致海水入侵、地面下沉等问题;海水淡化成本高,在需水量很大的情况下很不经济;跨流域调水供水多,且比较经济。长江三角洲地区缺水是因为当地经济发达,人口与城市密集,水的需求量很大,水污染现象又比较严重等。咸潮与入海径流量减少有关,我国冬季河流进入枯水期,容易引发咸潮。解决的方法要从增大径流量与减弱海水入侵等方面来思考。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