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宇宙中的地球》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A.软流层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外核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A对。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B错。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纵波,C错。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可能引发海啸,对人类产生危害,D错。
【小题2】地下2 900千米处,是下地幔与外核的分界面,叫古登堡界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中传播。所以可以推测地球内部圈层中外核是液体,D对。软流层、上、下地幔中横波可以传播,所以不是液体,A、B、C错。
考点:地震波,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北京时间8点20分时
A.东经130?(位于东九区)的地方时正好等于区时
B.东经130?的地方时为7点40分
C.东经130?的区时是9点
D.东经105?的区时为7点20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为8时20分,则130°E的地方时较120°E东面10°,即地方时早40分钟,故130°E的地方时为9时。130°E位于东九区,东九区的区时较北京时间早1个小时,故东九区的区时为9时20分。东经105°的区时即东七区的区时,较北京时间晚1个小时,即7时20分。
考点:本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差异是解题的关键,并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所求时间=已知时间+时差,东加西减。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示意的是太阳系彼此相邻的四颗行星,其中C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c、d分别代表的是2.下列不包含该天体系统的是
A.火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
B.水星 金星地球火星
C.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D.金星 水星地球木星
E.太阳系
F.银河系
G.河外星系
H.总星系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为:最高一级为总星系(即目前所知的宇宙范围),第二级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简称星系),银河系又向下分成第三级的太阳系及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向下分成最低一级的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其中C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的是地球。地球不属于河外星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为以O为极点的部分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据此完成问题。1.图中时刻2.此时
A.太阳直射在105°W经线上
B.北京时间为15时
C.南京的日出时间早于北京
D.全球新的一天的范围小于全球的2/3
E.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F.北极极光绚丽多彩
G.长江流域阴雨连绵
H.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经度变化可判断自转方向呈逆时针,判断图示为北半球,则此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则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图示105°W的经线为0时,太阳直射在75°E经线上;此时北京时间为15时;夏至日,越往北昼越长,故北京的日出时间早于南京;全球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105°W(0时)向东一直到180°经线,大于全球的2/3。
2.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巴西高原处于干季,草木枯黄,A错误;此时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看不到极光现象,B错误;北印度洋此时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的判读和世界地理概况。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经度变化信息,判断自转方向,结合晨昏线的分布判断日期和地方时、太阳直射点等信息,结合南北半球的季节,判断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注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大陆断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海洋地壳只有单层,较薄,大陆地壳有双层,较厚。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宇宙环境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