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该图中表示南半球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图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判断为南半球;②图风向斜穿等压线向右偏,判断为北半球;③图风向向左偏,判断为南半球;④图风向向右偏,判断为北半球。
考点:本题考查自转方向和风向的判断。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地球自转方向和风向的偏向判断南北半球,属于基础性试题。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一带的西南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反气旋的影响
C.季风洋流的影响
D.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而导致了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影响下,而形成影响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的西南季风。
考点:本题考查南亚季风的成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成因的差异即可判断。对应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重点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11年1月18至21日对美国进行了奥巴马政府就任以来的首次国事访问。读中、美两国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甲、乙两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比较城市①和城市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地形均以平原为主,黑土层深厚
B.寒潮是冬季影响两地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C.温带落叶阔叶林是两地的主要植被类型
D.冰川侵蚀是两地湖泊的主要成因
E.两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地形和自然资源
F.便利的水陆交通是影响两城市工业发展的共同有利因素
G.钢铁和畜产品加工是两市的传统工业部门
H.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两城市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外区域地理的比较分析。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表示长江中游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土壤为红壤,洞庭湖属泻湖性质。乙表示美国东北部的密歇根湖,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自然土壤为黑土,其湖泊成因为冰川侵蚀。故选B项。
2.城市①为武汉,其成因主要是位于两河交汇处;②为芝加哥,其成因主要是位于水陆交通枢纽,故选B项。
点评:本题综合区域定位,考查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
A.24时
B.365日6时9分10秒
C.23时56分4秒
D.365日5时48分46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一个回归年,对应时间为365日5时48分46秒。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若以天空中的某一颗恒星为参照物,地球的公转周期为365日6时9分10秒。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世界某著名运河图,回答下题.
1.该运河长度约为2.关于该运河叙述正确的是
A.小于50千米
B.110千米
C.190千米
D.240千米
E.是两个大洲和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F.为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
G.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H.穿过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可以看出:该运河大约跨了1个经度。赤道上1个经度的距离大约相当于110km。运河纬度较低,所以运河长度约110km。选B正确。
2.这是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为巴拿马国所有,A错;是美洲西部通往美洲东部的最短航线,B错;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C正确;由图示等高线可知,运河穿过的地区,海拔主要低于500米,D错。选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