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D
本题解析:考查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小题1:泥石流为地质灾害。
小题2: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为季风气候,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是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率较大,所以导致我国容易发生洪涝和干旱灾害。
小题3:地区Ⅳ为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多山,加之降水丰富,所以容易引发泥石流。
小题4:沙尘暴为快行冷锋天气,由于冷气团空气干燥,所以不会带来雨雪。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该图中(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10分)
(1)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4分)
洪涝、暴雨、干旱等灾害频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滑坡、泥石流频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多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受台风、风暴潮侵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其它地区相比,地区Ⅳ? __?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试分析其原因。 (3分)
参考答案:(1)干旱?洪涝?(2分)
(2)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洪涝、暴雨、干旱等灾害频繁;国土广大,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频发;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汇处,地震多发;海岸线漫长,常受台风、风暴潮侵袭。(4分)
(3)泥石流?西南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地形起伏较大;位于季风区,降水集中,多暴雨;长期滥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故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灾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像信息综合分析不同类型灾害的分布差异。(1)读图一、图二、图三比较后不难发现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自然灾害首先是干旱,其次是洪水。(2)洪涝、暴雨、干旱属于气象灾害其形成的原因主要结合我国的气候特征分析。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其形成原因主要从地形地质条件分析;地震多发主要从板块位置,地壳运动角度分析;台风和风暴潮主要从海陆位置角度分析。(3)图示Ⅳ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图三反映该地区是我国泥石流灾害最多发的地区,主要原因从地形地质条件、气候和人为原因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2009年2月旱灾(阴影区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受此次旱灾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 ]
A、水稻
B、甜菜
C、春小麦
D、冬小麦
2、缓解该区域旱情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减少工业用水量 ②发展节水农业 ③大力开发地下水
? ④实行跨流域调水 ⑤培育耐旱作物品种 ⑥迁移人口
[?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相关问题。(9分)
(1)读图分析,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地区是___________,这些灾害在本区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有哪些?(4分)
(2)图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____,该省受害点数为________。(2分)
(3)该地区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人为原因有哪些?(共3分)
参考答案:(1)西南 (1分) 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剧烈,降水集中、多暴雨(3分)
(2)四川? 100? (2分)
(3)大型工程建设不当、开矿、植被破坏(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和读图分析能力。(1)看懂图,学会分析一种比较新颖的图是必备的读图能力之一。看懂图的关键,一看坐标,二看图例,三看内容。通过分析,很容易可以看出西南地区最多。西南地区为我国地震、滑坡、泥石流最多发地区之一,自然条件主要从板块位置、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2)读图即可。(3)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人为原因主要从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和植被破坏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A.【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寒潮出现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4分)?
(2)比较西安与成都遭受寒潮影响程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6分)
B.【环境保护】
阅读新疆近40年来的部分地理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有关原理,简述以上变化的形成原因。(4分)
(2)以上变化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可能产生哪些影响?(6分)
参考答案:A.(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2分);自乌兰巴托至南昌一线向左右(东北与西南)两侧递减(2分)
(2)成都小于西安(2分);西安位于寒潮路径上,影响大,降温剧烈(2分);成都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侵入,影响小,降温较小(2分)
B.(1)(4分)全球变暖,冰川消融导致雪线升高;融雪量增大汇入湖泊的河流径流增加,湖泊水量增多。
(2)有利:融雪量增多,增加灌溉水源,对植物生长有利。(2分)
不利:从长远来看冰川消融,将导致将来水资源的短缺;融雪量增多,容易引发洪水、泥石流等灾害(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水的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