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某校地理题库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据此回答: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的温室效应
2、单选题 2007年夏季,湘、鄂等省区发生了少有的干旱。有人在抗旱中,发现《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1~2题。1.对湘、鄂等省区2007年酷热干旱原因的说法,最能让人信服的是2.“寻即降雨”的“祁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是
①温度升高,加快江水的蒸发
②灰烬增加了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
③造成空气的不稳定性,形成上升气流
④气压降低,引导热带气旋深入峡谷
A.受三峡大坝阻挡,夏季风难以到达
B.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副高强度偏大
C.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地降水偏少
D.夏季风较正常年份弱,降水偏少
E.①②
F.②③
G.①④
H.③④
3、单选题 研究树木的年轮是研究气候变迁的重要方法之一。1.一般来说,在中高纬度气候偏干旱地区,树木的生长对下列生长条件最敏感的是:2.利用树木年轮研究气候,要选取代表性好的样本。一般不选密林中间的树木作样本,是因为:3.亚洲亚寒带针叶林带最北边界,树木年轮的变化与哪一自然要素关系最大:
A.光照
B.热量
C.降水量
D.土壤有机质
E.密林树种过多
F.密林中间地势低洼,根部水份条件好,年轮宽度太大
G.密林内受小气候的控制,对外界气候变化反应不敏感
H.密林中间受不到人类的影响
I.气温
G.降水
空气湿度
地下水
4、单选题 读“某地区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天气系统正在南撤,此日最可能在2.关于此日下列地区天气状况的叙述,最可能的是
A.2月
B.4月
C.5月
D.10月
E.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炎热干燥
F.菲律宾群岛北部地区阴雨连绵
G.我国南海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
H.我国台湾岛盛行西北风
5、单选题 地球上淡水储量最多的水体是?
A.河水
B.湖泊淡水
C.冰川
D.地下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