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图》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十)
A.59米 B.99米 C.199米 D.259米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相邻的等高线高差为5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在左下角,海拔在950米—1000米,海拔最低处在左上角,海拔在400—450米。故最大高差在500—600米之间。B正确。
【小题2】图中比例尺为1:1000000,估算图中湖泊长与宽,结合比例尺,可求出湖泊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C正确。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面积估算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地区等高(深)线示意图及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在图中①河段画出等高线,则该等高线此处的凸出方向为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小题2】最近几十年,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沿海地区滥采滥挖珊瑚礁
B.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
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入海泥沙沉积加强
D.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了严重破坏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该河流由陆地流入海洋,可以推断陆地区域左侧地势较高,右侧地势低,河流流向是由西北向东南;根据河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河谷所在位置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流向与凸出方向相反,所以①河段等高线凸出方向为西北方向,故选项D正确。
【小题2】根据图中等高线变化规律可知,等深线愈向东水位越深;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说明该地海底升高,水深变浅;由表格可知该地最冷月小于15℃大于0℃,应该位于亚热带地区,珊瑚礁、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故排除选项A、D;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可以使海底 变深,水深增加,故排除选项B;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河口部位水流缓慢,入海泥沙沉积加强,海底升高,水深变浅,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图、河流地貌的发育。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中国局部区域图?材料2?黄土高原区域水文地质结构剖面图
材料3:在西北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降雨量只有300—40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1500—2000毫米以上,极度缺水。当地广泛应用“水窖”这种存蓄雨水的水利设施。通常在田边路旁水流汇集的地方,挖掘瓶状土窖,内壁及底部均有防渗设施,除供人畜饮用外,还可浇灌农田,也起蓄水保土作用。
(1)据图分析形成渭河平原的地质作用(2分)
(2)“水窖”能够影响水循环的哪些环节(3分)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怎样影响环境统一变化过程的?(5分)
参考答案:
(1)地壳断裂下陷,流水沉积作用(2分)
(2)地表径流、蒸发、下渗(3分)
(3)地表崎岖(1分);土壤肥力降低(1分);植被覆盖率下降(1分);气候趋于干旱(1分);河流含沙量增大,淤积河床,易造成洪涝灾害(1分)
本题解析:
(1)由图示可以看出渭河平原属于断块下陷,在流水作用下形成的平原。因而该平原形成是在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2)水窖能够改变水循环的多个环节,由于阻碍下渗,达到蓄水;由于人为蓄水改变蒸发,同时还影响了地表径流。
(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明,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表崎岖;土壤肥力降低;植被覆盖率下降;气候趋于干旱;河流含沙量增大,淤积河床,易造成洪涝灾害。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的数字表示地形的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列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山峰②山谷③山脊④盆地
B.①山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谷
C.①盆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峰
D.①盆地②山脊③山谷④山峰
小题2:上图四幅地图中的虚线,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①处等高线闭合,中间地势低,四周地势高,为盆地地形;④处与①处相反,为山峰;②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起,为山脊;③处在山脊和山谷中间相对平坦的部位,为鞍部。所以,选C.
小题2:河流只可能发育在山谷中,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的为山谷地形。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