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该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年等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问题。(8分)。

⑴简述图示地区地形特征。(2分)
⑵判断乙地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______。(1分)
⑶近年来图中湖泊L面积在逐渐缩小,说明其变化对A河段的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2分)
⑷乙河流域盛产稻米,其大米质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试从气候条件分析其原因。(3分)
参考答案:⑴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或东南部为低山丘陵,西北部为平原)(1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1分)
⑵耕地(1分)
⑶该湖泊位于A河段上游, 湖泊面积缩小,对A河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1分),流量变化加大 (1分)。
⑷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1分),纬度高,气温低,水稻生长期长,有机质积累多(1分);同时气候较寒冷,使农作物病虫害少,施用农药量少,污染小。(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1)地形特征需要指出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地势分布特征,可根据该地区的等高线和河流的分布判断。(2)根据乙地区的等高线分布判断,该地区地势较平坦;而等降水量线分布判断,该地区降水量较丰富,为半湿润地区,故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3)从湖泊对下游河流径流量具有调节能力分析。(4)利于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主要从气温、温差、降水、光照等条件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8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图12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山东半岛城市带统计表(经济生态包括生产效率、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社会生态包括人口、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生态文化;自然生态包括生态资产、环境质量、资源保护。分值越高越优。)
城市
| 工业基地及 大型交通设施
| 可持续发展能力
| 创新能力排名比较
| 农业基础 竞争力排序
|
经济生态
| 社会生态
| 自然生态
| 总得分
|
济南
| 钢铁、汽车、机场
| 0.32
| 0.34
| 0.47
| 0.38
| 2
| 4
|
淄博
| 化工
| 0.22
| 0.33
| 0.65
| 0.35
| 4 | 5
|
东营
| 化工、造纸
| 0.15
| 0.35
| 0.71
| 0.32
| 7
| 8
|
青岛
| 钢铁、化工、汽车、 造船、港口、机场
| 0.31
| 0.31
| 0.67
| 0.40
| 1
| 3
|
威海
| 造船、港口
| 0.30
| 0.37
| 0.50
| 0.38
| 5
| 6
|
烟台
| 汽车、造船、港口
| 0.24
| 0.31
| 0.56
| 0.34
| 3
| 2
|
日照
| 钢铁、造纸、港口
| 0.20
| 0.24
| 0.32
| 0.25
| 8
| 7
|
潍坊
| 工程机械、农业机械
| 0.18
| 0.28
| 0.63
| 0.30
| 6
| 1
|
?
(1)济南、日照两地,寒潮出现频次较低的是?,该地寒潮出现频次较低的主要原因是?。(4分)
(2)图示范围内,主要地形类型是?和?;春末夏初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6分)
(3)东营市发展化学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潍坊成为我国最大农业机械城的主要原因是?。(4分)
(4)简述该省近年来成为日本、韩国主要蔬菜供应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因素。(6分)
(5)依据材料,分析青岛市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8分)
参考答案:(1)日照?位于(山东丘陵冬季风的)背风坡(4分)
(2)平原?低山丘陵(或丘陵) 干旱(春旱)(6分)
(3)原料?(农业发达,)(消费)市场大(4分)
(4)①土地使用价格较低 ②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廉?③政策支持 ④距日本、韩国较近(任答对3点得6分)
(5)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②经济(或工、农业)基础好 ③环境质量好?④创新能力强(8分)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知识,考查知识点较全面,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审题能力,学会抓住关键词或限定词。
(1)根据图中济南、日照两地地理位置,可知寒潮出现频次较低的是日照,根据所学知识,寒潮是由于冬季强冷空气南下而导致剧烈降温所致,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日照位于山东丘陵的东南部,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地形减弱冷空气强度。
(2)图示范围内等高线数值较低,都在400及其以下,较大部分低于200,则可知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和丘陵,注意题目的关键词“春末夏初”,春末夏初影响该区域(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春旱。
(3)东营市发展化学工业的主要是利用附近油田提供丰富的化工原料,此问注意回答“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只能回答“原料”,如果填“原料丰富,靠近原料”等有解析的回答都不对,潍坊成为我国最大农业机械城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农业发达,对农业机械需求大。
(4)此问注意审题成为日本、韩国主要蔬菜供应基地“利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土地用、劳动力、政策支持、距日本、韩国较近、交通便利等方面,但一定不能回答市场广阔,因而题目以指明具体市场。
(5)抓住关键词“依据材料”,从材料中可知青岛市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和交通(材料一)、经济基础(材料二中农业基础竞争力排序)、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排名比较)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总得分)等方面。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决定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
A、植被和气候
B、气候和地形
C、地貌和水文
D、土壤和植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民间竞技休育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列对
应关系正确的是(?)
A.赛龙舟——水量大、水流急的河流上游
B.赛马、飞马拾银——藏北高原
C.赛骆驼——黄土高原
D.赛耗牛——东北平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赛龙舟一般在水流缓慢的河流上进行,骆驼是沙漠之舟不可能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四川盆地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2010年,重庆正式成立了国家级新区一一两江新区,两江新区主要由嘉陵江、长江环抱的大片区域组成,将在区域内形成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五大战略性产业布局.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共30分)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巴山”即大巴山地,在此代指大巴山地南麓的四川盆地部分地区。请列举这句诗中蕴含的气候现象,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
(2)区域可持续发展要充分考虑区域的优势和劣势,试分析两江新区的产业规划是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的。(10分)
(3)四川盆地有色金属、铁、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将结合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8分)
参考答案:
(1)四川盆地多夜雨(2分)
原因(共8分):四川盆地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水汽丰富;地形较为封闭,水汽不易扩散;多云雾,白天对太阳辐射消弱作用强,升温慢,对流运动弱,降水较少;夜晚保温作用强,温度高,对流运动相对较强;同时夜晚山风盛行,冷空气下沉加剧,暖空气抬升,降水多。
秋季降水量大,原因:秋季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锋面回移,降水较多(2分)。
(2)重庆位于两江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2分);工业基础好,适宜发展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重工业(2分);重庆背靠大西南,腹地广阔,辐射能力强(2分),从带动西部发展的角度,不宜发展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宜发展先进制造业(2分);重庆以丘陵地形为主,降水丰富,生态环境脆弱,不宜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2分)。
(3)四川盆地多山地丘陵地形,降水丰富,地质基础较差(2分);过度开发矿产资源会破坏地表结构,引发地质灾害(2分);加剧水土流失;破坏植被;加剧水源污染、土壤污染(2分)。该区位于大河上游,过度开发矿产资源会危害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2分)
本题解析:
(1)材料中说到,巴山代指四川盆地部分地区,涨,说明降雨多,池塘水都满了,又点明是夜雨,所以得出四川盆地多夜雨这一气候现象。
原因: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水汽丰富;盆地四周多为高原山地,地形较为封闭,水汽不易扩散;水汽多,云雾多,白天对太阳辐射消弱作用强,升温慢,对流运动弱,降水较少;夜晚保温作用强,温度高,对流运动相对较强;山区白天吹谷风,晚上吹山风,夜晚山风盛行,冷空气下沉加剧,暖空气抬升,所以夜晚降水多。
秋池,说明秋季夜晚降雨更多一些,可知秋季降水量大这一气候现象。
原因:秋季这里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同时影响我国降水的锋面雨带从北方回移到这里,导致降水较多。
(2)从图中可以看到,重庆位于两江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交通便利;材料中提到,这里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可知该地工业发展早,工业基础好,有发展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重工业的有利条件;重庆市属于直辖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背靠大西南,腹地广阔,辐射带动能力强;从带动西部发展的角度来说,发展先进制造业,更能起到带动作用,加快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重庆以丘陵地形为主,降水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3)从图中可以看到,四川盆地位于山区,多山地丘陵地形,地质基础较差;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且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共同影响,降水丰富,过度开发矿产资源会破坏地表结构,引发地质灾害;矿产资源开发,必然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采矿,冶炼会加剧水源污染、土壤污染。该区位于大河上游,过度开发矿产资源会危害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