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A.印度 B.加拿大 C.美国 D.德国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用好‘人口红利’,更加注重依靠‘人才红利’。这就必须一靠教育、二靠科技,两者有机结合,使中国创造财富的能力得到巨大提升,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2年8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作出如上表述。下图为“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三条线分别代表15-64岁人口(劳动人口)比重、15岁以下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人口(老年人口)比重。从图中来看,在我国人口红利期,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劳动力充足;15岁以下人口比重持续降低,说明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故选A。该时期老年人口的比例上升速度较快;该时期虽然15岁以下人口比重减少,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在教育上的投资在逐渐增加。
小题2:我国人口红利期后,虽然15岁以下人口比重持续降低,但我国的人口仍为正增长,④的叙述不正确,排除C、D两项;人口红利期后,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速度较快,人口老 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加重;而且我国人口数量多,但劳动力减少,会导致青壮年的负担加重,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12分)
材料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我国出生人口1 608万,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
材料二 我国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型。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问题是?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____________,?,
?。
(3)下面漫画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表现在哪些方面?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1)现代型(或三低型)? (2)人口老龄化?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或出生率降低,
生活水平的提高 , 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
(3)男女性别比失调?造成部分男性结婚困难,影响社会秩序和安定,并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破坏。
(4)继续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完善养老保证制度,严格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例
提高人口素质(至少答出3方面)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1中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相关数据,可归纳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特点。(2)从材料2中可以看出我国老年人的比重不断上升,在2000~2005年间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并且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与人均寿命延长和人口出生率下降等原因有关。(3)根据漫画可以看出我国青少年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等他们长大后,会给婚姻、社会治安、就业等问题带来不利影响。(4)从材料 1 中可以看出虽然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低,但净增人口数量很大,因而要继续稳定低生育率水平,同时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和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也要制定相应的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本题材料的综合分析,从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特征、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等问题综合分析,注意结合相应的人口问题判断可能引起的社会问题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等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民至东北。据此完成题:
小题1: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东北地区:
A.制造业高度发达
B.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
C.大量征兵抗战
D.畜牧业水平高
小题2: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近图中的:
小题3:自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许多人口返乡回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东北地区环境恶化
B.交通通讯的发展
C.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东北土地开发导致地力下降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东北地区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
小题2:根据材料与所学的历史知识可知,当年闯关东的主要是以男性的青壮年为主,结果必然导致关东地区的青壮年男性的比重偏大,故选A。
小题3:自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许多人口返乡回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故选C。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熟悉闯关东、开垦北大荒,及“雁南飞”的历史背景,试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还要了解不同地域的地域文化,掌握人口迁移对迁入地人口年龄结构、加强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所产生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农业生产活动与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