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地理高频试题、高中地理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地球与地图 地球 地图: 地图的基本知识 等值线图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 宇宙探测 人类认识的宇宙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内力作用与地貌 大气的热状况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 全球气压带 常见的天气系统 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大气的圈层结构 水的运动 陆地上水体 世界洋流分布 水资源利用 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 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自然带 自然对人类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 全球气候变化 资源对人类生存: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自然灾害发生 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 人口性别 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的区位因素 地域文化 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生产 工业区位因素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交通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线路 交通运输布局 城市交通的特点 商业中心和国际贸易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 区域农业生产 人类与地理环境 人地关系思想 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 水土流失的治理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 世界分区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国土整治 选修部分 宇宙与地球 太阳系和地月系 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开发 海洋权益 旅游地理 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景观的欣赏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文化景观 文明旅游 城乡规划 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环境 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防灾与减灾 环境保护 资源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问题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 环境与发展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3S技术综合应用 地图与遥感 综合专题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十)
2019-05-29 06:39:00 【

1、单选题  读“十一五”期间我国部分省区产业发展规划表,判断表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区分别是

省区
产业发展主要规划

建设全国最大的汽车产业基地、发展石油化工和玉米化工新型化工产业基地、构筑具有国内外品牌优势的农产品加工基地

成为以光电子信息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汽车、钢铁为重点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粮油、淡水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

着力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适应发展现代制造业

重点培育石油天然气、纺织及绿色食品加工产业、矿业勘探开发、特色旅游产业等支柱产业
A.黑龙江、广西、重庆、甘肃
B.广东、上海、浙江、山西
C.辽宁、天津、海南、四川
D.吉林、湖北、北京、新疆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答案 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揪错 收藏 据91考试网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读“十一五”期间我国部分省区产业发展规划表,判断表中①、②、③、④..”主要考查你对?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91考试网学习社区。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考点名称: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

      有工业生产就有工业联系,工业联系是工业杜会化、专业化的必然结果。
      基础设施方面的工业联系见下表:

      工业联系
      表现
      举例
      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工厂之间存在着产品与原料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这两家工厂之间就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纺织厂和印染厂之间的工业联系
      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工厂之间虽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但布局在同一个工业区内,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形成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工业联系

      工业集聚:

      ①概念:工业集聚是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聚集起来形成集聚的现象。
      ②意义: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③形式:工业集聚的形式多样,原因、结果也不相同,但主要表现为传统工业的集聚和新工业的集聚。

      集聚形式
      传统工业的集聚
      新工业的集聚
      集聚原因
      传统的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一些在生产上有投人一产出联系,且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较大的工业企业,相互靠近而导致集聚
      在新的小批量定制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因要获得规模效益而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而导致集聚
      集聚结果
      形成专业化的生产集聚地域(即传统工业区)
      形成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地域(即新工业区)
      工业部门和工业地域
      钢铁工业集聚形成钢铁工业区,石油化学工业集聚形成石油化工区
      电子工业集聚形成的工业区,如美国“硅谷”、日本“硅岛”、德国的慕尼黑、英国的苏格兰等地
      工业集聚作用: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提高规模效益。

      工业集聚地域形成类型及性质分类: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的形成:

      ①形成类型: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工业地域的形成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二是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②发展类型:
      不同的工业部门,因其对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需求不同,以及自身的工业生产特点,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工业地域。

      工业地域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发展条件
      钢铁工业、石化工业、机械工业等生产过程复杂,其内部的工业联系比较复杂,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发育程度高
      主要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步的加工工业,这样形成的工业地城,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发育程度低
      发展
      特点
      面积大,往往由于工业地域的扩展而形成工业城市
      面积小,发育程度低,发展潜力小
      举例
      钢铁城、汽车城
      面粉厂、钱点厂、糖果厂
      考点名称: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生态环境因素等。
        不同的工业部门、工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些区位因素是不一样的,同一因素也会发生变化。
        主要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

        工业区位选择:
        我们可以从区位选择的主体、需要考虑的因素、要达到的目的、需要遵循的原则等方面认识这一问题。

        项目
        内容
        区位的含义
        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里;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区位选择的主体
        企业和政府
        考虑的因素
        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
        遵循的原则
        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从经济效益看,选择优势条件明显、生产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高的区位;
        根据主导因素确定工厂区位

        工业区位因素与影响:
        1、自然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另外,还有信息、技术等因素影响。

        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就不一样。因此,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如下表所示: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原因是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其中科学技术是决定性因素。
        1、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及其原因如下所示:

        区位变化
        变化的原因
        对原料地的依赖减弱
        ①工业原料的范围扩大;
        ②原料替代品增多;
        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对动力基地的依赖减弱
        ①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
        ②核电技术的发展
        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降低,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
        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现代化发展
        交通运输和信息通达性的影响增强
        ①原料的运人、产品的运出都离不开运输;
        ②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对运输的时效性要求提高
        环境标准成为重要区位因素
        人类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注:
        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如宝钢。
        交通运输仍对工业布局很大吸引力,但在发达国家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已不再成为主要因素,如日本沿海,我国沿江沿海。信息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突出。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加。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工业部门对环境的要求不一样,排放的废弃物也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应根据工业部门的环境要求特点和环境污染的性质进行具体分析。

        3、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考点名称: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工业分散:
          ①概念:工业分散是指工厂企业之间及工业区之间相距趋远的现象。
          ②形式:工业分散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得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这种分散现象不是工业联系的结果,更多的是由于其他原因,如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环境状况差,以及出现的许多社会问题等。
          二是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现代交通运输的进步,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的建立,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等,为工业分散提供了条件。

          美国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基地说明图:

          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的联系:

          形成
          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之间并不要求集聚,有些生产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也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这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现象。
          表现
          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工厂之间可以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甚至形成跨地区、跨国企业。
          优势
          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结果
          引发了工业的地域联系,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资和信息的交流。
          动力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工业联系:

          生产的联系:投入产出联系
          空间上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信息上的联系:如计算机联网——非物质联系

          以上内容为91考试网学习社区(www.91exam.org)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现相似题 与“读“十一五”期间我国部分省区产业发展规划表,判断表中①、②、③、④..”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62873
          读“我国沿江经济地带中的某两大钢铁工业基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54576
          读世界汽车产业四次大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第一次从欧..
          160594
          214175
          广西平果县以丰富的铝土资源为基础,发展了氧化铝和电解铝工业,..
          162901
          156012
          20070124读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回答题。8.50年代鞍山已成..
          试题ID 试题题文
          “91考试网学习社区”各栏目介绍之--魔法领地:91考试网圣魔导师提供的成长秘笈,告诉你最实用的学习方式, 从预习到复习,从平时到周末假期,一个都少不了,感兴趣吧?马上去www.91exam.org发现。 ? 2014 91考试网 版权所有 最后访问时间:2015-03-15 00:21:4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产业链示意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该类工业的指向型为
          [? ]
          A、市场指向型
          B、技术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
          D、原料指向型
          2、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各零部件因在生产上的联系而自发地集聚
          B、iPod产品组装在中国完成得益于铁路、水运等交通的迅速发展
          C、该工业为寻求最优区位,形成工业分散的现象
          D、此类工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长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22 “北京科技园示意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资料:美国“硅谷”迅速崛起的优势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以及军事订货等。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硅谷”土地被占用殆尽,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在内地以及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那里的劳动力、土地、住房等优势条件。
          (1)说出海淀科技园区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有:??等;
          社会经济因素有:??等。
          (2)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为???
          (3)近年来,科技园区已经从海淀园区逐渐延伸到图中所示的其他园区,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
          (1)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地形) 技术?交通?(政策、市场)
          (2)从业人员技术水平高?研发费用高?产品更新换代快
          (3)土地?劳动力?住房。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
          (1)影响工业区建设的主要自然因素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源等角度分析;社会经济因素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方面分析。
          (2)借鉴美国硅谷工业区的特征:高技术工业部门的特点(与传统工业部门比):1,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2,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3,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4,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3)借鉴材料中美国硅谷向周边地区扩散的原因“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在内地以及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那里的劳动力、土地、住房等优势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后,可更新老旧汽车100万辆、家电500万台,直接拉动市场消费1000亿~1200 亿元;回收利用各种资源近230万吨;稳定和扩大就业近5万人;同时,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报废汽车、废旧家电回收拆解行业属于
          [?]
          A.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B.技术导向型产业
          C.资源导向型产业
          D.动力导向型产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某类工业收益性空间界限的区位模型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工业布局的最佳区位是(  )
          A.a
          B.c
          C.d
          D.f

小题2:为了吸引投资者投资,当地政府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点所在区域范围扩大
B.企业利润增多,但分布范围减小
C.平均费用的最低值会升高
D.图中a与b点间的距离会增加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题1:工业布局的原则是花费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由图中两折线(平均费用、价格)的对比可判定d点的利润最高。
小题2:图中a、b两点之间为净利润区,补贴政策的出台,使企业的投资费用相应减少,利润空间更大。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