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以下各题
1.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2.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3.X、Y两国主要人口问题分别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E.尼日利亚
F.印度
G.泰国
H.日本
I.人口老龄化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G.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人口老龄化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参考答案:1. D
2. D
3.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目前Y国少年儿童比重低,老年人口比重高,人口增长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目前类似于Y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的国家大部分为发达国家。日本属于发达国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X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高,青少年幼儿比重大。Y属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的是
A.英国、德国
B.埃及、印度
C.利比亚、新西兰
D.美国、中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英国、德国、新西兰、美国,其人口增长模式均为“现代型”。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图为“西藏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2.影响图中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宽阔的平原地区
B.深切的河谷地带
C.平坦的高原面
D.凉爽的高山地区
E.地形与水源
F.植被与土壤
G.土壤与降水
H.日照与海拔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青藏高原地区的城镇人口主要分布在深切的河谷地带,因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热量丰富。选择B项。
2.青藏高原地区的城镇人口主要分布在深切的河谷地带,因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E.甲、乙
F.甲、丙
G.乙、丙
H.乙、丁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不难看出,这里的人口迁移主要集中在20到35年龄段,属于以青壮年的迁移为主,最有可能是外出务工、经商,同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也可知,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因素,故选D。
2.从甲乙丙丁各代表的年龄阶段来看,在人口的迁移中,甲、乙之间属于刚出生不久的婴幼儿随父母的迁移,这是有较强的关联性。其它年龄阶段之间在人口的迁移过程中没有十分明显的关联性,故选A
考点:人口的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点评:试题的设计要求考生能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准确理解与掌握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试题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2.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3.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4.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E.河流水量更大
F.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G.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H.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I.森林破坏
G.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地面沉降
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参考答案:1. D
2. B
3. B
4. D
本题解析:由经纬度和图例判断,图示区域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川融水,城镇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
(1)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水源分布及数量。
(2)与古代相比,当代人对水的需求量更大,图示地区河流流量呈现一定的季节性,导致人口、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下游逐渐沙漠化。
(3)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合理利用水资源,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