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以下题。
 1.引起海岸变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2.图中海岸地带最不可能见到的地貌是
1.引起海岸变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2.图中海岸地带最不可能见到的地貌是
A.海浪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
D.冰川侵蚀
E.三角洲
F.海滩
G.沙丘
H.沙洲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判断河流入海口地区的面积不断扩大,故可判断为河流入海口地区泥沙淤积而导致了海岸线向海洋一侧推移。
2.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应位于河口三角洲附近,故可能形成三角洲、海滩和沙洲等地貌,而沙丘地貌分布于干旱地区,而不是河口地区。
考点: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地貌景观发展的基本特征,并能结合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的差异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读图回答题。
 1..下列关于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的描述中,其中最合理的是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1..下列关于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的描述中,其中最合理的是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沉积一褶皱一断裂一抬升一侵蚀一下沉一沉积
B.沉积一断裂一褶皱一沉积一侵蚀一下沉一沉积
C.褶皱一断裂一抬升一侵蚀一下沉一沉积
D.褶皱一断裂一侵蚀一沉积
E.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F.②处构造是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
G.④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H.如果要修建隧道①处最为理想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据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可知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如下,先沉积形成沉积岩层,然后受挤压形成褶皱,超过了岩层的承受能力岩层断裂,在内力作用下抬升,受外力作用顶部岩层遭到侵蚀,接着地壳下沉继续接受沉积。第1题选A。
2.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也是修建隧道的最为理想的场所;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褶皱、断层多是能力作用的产物。第2题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由于板块之间的张裂所形成的是
A.里海
B.红海
C.马里亚纳海沟
D.喜马拉雅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题是对板块构造学说内容的考查,板块张裂处属于生长型边界或扩张型边界,故选B 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所示的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回答1-2题。

 1.路南石林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右图中的2.塑造路南石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1.路南石林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右图中的2.塑造路南石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甲
B.乙
C.丙
D.丁
E.流水侵蚀
F.风力侵蚀
G.冰川侵蚀
H.海浪侵蚀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地理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为材料,考查岩石的成因和外力作用。
1.根据图示推断: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沉积岩,丙表示岩浆岩,丁表示岩浆,路南石林的岩石是典型的石灰岩,属于沉积岩,B项正确。
2.路南石林主要成因是流水侵蚀作用,A项正确。
考点:
1、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理解。2、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
1题需明确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示意图各项所表示的岩石类型。
2题喀斯特地貌的成因主要因为位于湿润地区,并且有石灰岩的物质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河流流出山口,在外力作用下,山麓地带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A.冲积扇
B.冲积平原
C.河漫滩平原
D.三角洲平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和洪积扇。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