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5-29 07:19:23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该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变化幅度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 小题2: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江苏省:(?) 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并逐步消失 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上升 C.第三产业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 D.高科技产业将成为第三产业主体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该题的问题是“变化幅度”,读图可知,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第一、第三和第二产业。 小题2:直接根据图示的产业比重变化判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但不可能消失,A错误;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则第二产业的比重将逐渐回落,B错误;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发展将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C正确;高新技术产业是第二产业的主体,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示信息,掌握区域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条件不包括 [? ] A.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口,运输方便 B.是我国最早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 C.周围农业发达,成为发展轻工业的重要保障 D.文化教育水平较高,技术力量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20多年后,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据此回答1~2题。 1、电话机、电风扇、一般电子玩具等63种产品被列入了鼓励向外转移的目录,这些产业的共同特点是 [? ]
A、技术含量较高 B、污染较为严重 C、劳动力需求较大 D、能源消耗较多 2、上题所述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影响是 [? ] A、减轻工业污染 B、加剧环境问题 C、增加生产成本 D、缩短产业升级时问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3分)读南亚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从甲至乙的地势变化特征。 (2)图中a、b二大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3)图中数码①、②、③代表的是A国三大著名的工业区。近年来,对该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工业区是?。 (4)根据图中信息,分析A国①、②两大工业区工业结构的特点。并简要说明①工业区整治方向。
参考答案:(13分) (1)地势南北两端高,中间低(北部为喜马拉雅山地,地势最高;中间为恒河平原,最低;南部为德干高原,地势较高)(3分) (2)政治文化中心(首都)(1分)?政治因素(1分) (3)③(2分) (4)①重工业为主(1分),②轻纺工业为主(1分)。①工业区整治方向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消耗资源和能源较少而市场需求量大的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1分);调整工业布局,促进各行业平衡发展;积极发展现代交通,建设完善的高速运输网络(1分);发展科技,增大投入(1分);防治污染,整治环境等(1分)。
本题解析:印度半岛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南亚重要的国家,尤其是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工农业体系。本题考查南亚地区的区域地理环境及面临的问题和整治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14题。
 小题1:图中①、②两地之间的山脉是 A.贺兰山 B.阴山 C.大巴山 D.秦岭
|
小题2:②所代表河流的是?
A.长江
B.汉水
C.淮河
D.黄河
小题3:关于①、②两地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是草原,②地是森林
B.①地是半干旱地区,②地是半湿润地区
C.①地是落叶阔叶林,②地是常绿阔叶林
D.①地是中温带,②地是暖温带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局部区域分析。结合图中的山脉、河流和省区轮廓判断①②之间的山脉为秦岭
小题2:②表示秦岭南侧的河流汉江
小题3:考查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差异。A项秦岭南北两侧的植被差异:①表示温带落叶阔叶林,②表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错误。(C项正确);B项秦岭南北两侧的降水差异:①位于秦岭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mm,为半湿润地区;②地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湿润地区。错误。D项温度带的差异:①秦岭以北为暖温带,②秦岭以南为亚热带。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