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A.花岗岩 B.砂岩 C.页岩 D.板岩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不包括哪种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下的地貌形态。刨蚀为冰川作用下的侵蚀地貌。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导致东北部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小题2:北海道岛距离震中较近,损失较严重。
小题3:日本暖流对日本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由西南向东北流,它对核泄露污染物有扩散稀释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质学上,把海水从海岸入侵陆地的过程叫“海侵”, 海水退出陆地的过程叫“海退”。海侵过程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碎屑岩变为碳酸盐岩,碎屑岩表现为更粗的颗粒,海退过程反之。据资料及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上示意图所属的过程以及虚线方框中沉积颗粒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海侵 沉积颗粒变化与甲相符
B.海退 沉积颗粒变化与甲相符
C.海侵 沉积颗粒变化与乙相符
D.海退 沉积颗粒变化与乙相符
【小题2】引起上图海平面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地壳上升 ②地壳下降 ③冰期 ④间冰期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及图示,左图表示海平面不断上升,因此是海侵。海侵过程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碎屑岩变为碳酸盐岩,碎屑岩表现为更粗的颗粒,即颗粒物由下而上越来越小,与甲相符。
【小题2】本图显示的是海平面上升,可以是地壳运动形成,间冰期气候变暖,极冰融化也可以导致海平面上升,故选C。
考点:本题组考查全球气候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区域图,回答小题。
【小题1】天池是一个美丽的湖泊,其成因是 ( )。
A.受内力作用影响,地层下陷积水成湖
B.海区自然封闭后地壳抬升积水成湖
C.处于火山口,四周高,中间低,积水成湖
D.泥沙淤积阻塞河道,积水成湖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河段,水流最快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长白山天池大致呈圆形,是由四周高中间低的火山口积水而成。
【小题2】本题题干与选项之间看不出直接的因果联系,要判定正确选项需要读图分析水流最快的原因。图中甲、乙、丙、丁四河段,甲河段等高线最密集,地势最陡,水流速度应最快。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