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湘北某城市略图”,回答1~4题。

1、根据上图分析,该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是
[? ]
A、水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地形条件好
D、气候适宜
2、该城市城区建设发展方向是
[? ]
A、向西扩展
B、向北扩展
C、向南扩展
D、向东扩展
3、该城市是湖南省最大的石油化学工业中心。下列有关石化工业的区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②有较大的消费市场
③有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
④有丰富的水资源
⑤有便捷的交通运输
⑥有廉价的土地
[?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⑤⑥
4、在下列各种措施中,能够有效地改善该城市工业污染严重状况的是
[? ]
A、大力发展旅游业,逐步改变城市的主要职能
B、迅速减少城市机动车的数量,发展城市立体交通
C、加大城区建设,开发新区
D、搞好城市绿化,控制城市污染物的排放量
参考答案:1、B
2、D
2、C
4、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 读“某民居区在不同季节景观图”(图甲、图乙)和“四地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资料统计图”(图丙),回答1—3题。



1、该民居区位于图丙中的
[?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甲景观出现季节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图乙景观出现季节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
C.该类民居主要是用于防御地震
D.该景观所在地区粮食作物商品率高
3、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降水类型主要为对流雨
B.②终年受信风控制
C.③最大分布地区在南美洲
D.④气候区多洪涝灾害
参考答案:1、C
2、B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在春分日这一天,测得该校操场上旗杆在不同时
间的影长,其数据如表,已知旗杆长为10.72m。回答问题。
(tan43≈0.933,tan45≈1,tan47≈1.072,tan49≈1.150)
1.该学校所在位置的地理坐标为2.该校所在地区著名的农产品是
A.(45°N
B. 135°E)
C.(43°N
D. 105°E)
E.(49°N
F. 120°E)
G.(43°N
H. 90°E)
I.瓜果和葡萄
G.棉花和花生
小麦和玉米
柑桔和油菜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分析。
1.根据表格中13时和15时的影长相等,判断14时当当日影长最短;则利用影长
10M,杆长10.72M,计算春分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7°,则当地的纬度为43°N,根据北
京时间14时,当地影长最短,说明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晚2小时,则当地经度为90°E;
故选D项。
2.利用当地的地理位置判断当地位于下班地区,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某地为促进农业稳产、高产而采用了“修建引水补灌设施,配套软管灌、喷灌等节水灌溉设施;实施小麦等秸秆覆盖,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实施以肥调水、以化学抗旱剂固水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水分利用率;推广应用抗旱新品种”等措施。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
A、河西走廊
B、三江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
2、该地水资源缺乏,但不乏绿洲,这种自然环境差异体现了
[?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中国5个省市粮食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对比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与乙、丙、丁3个省市对应的依次是2.与全国相比,戊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的关系有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
A.吉、苏、鲁
B.京、吉、苏
C.苏、鲁、粤
D.粤、京、吉
E.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F.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G.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H.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运用能力(我国的农业生产)。
1.乙省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且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故吉林符合;丙省区的粮食以水稻为主,且小麦、玉米的产量也较高,且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也较全国平均水平高,比较符合淮河流经的省区;故江苏符合;丁省区的主要作物是小麦和玉米;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都较全国平均水平高,较符合华北地区,故山东符合。选A项。
2.戊人均耕地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人均粮食小于全国平均;故主要从粮食的单产和种植面积分析。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