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A.图中山脉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有关 B.图中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 C.图中M、N附近自然带相同 D.图中陆地上等温线发生弯曲,主要是地形影响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大陆西岸的40度纬线附近,N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少于M地,则可判断N地是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中纬西风带,南半球是西北风影响,全年温和多雨;M地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若一年当中,当N地降水明显多于M地时,应是南半球的夏季,此时M地炎热干燥,N地降水远远大于M地。选B正确。
【小题2】图示大陆西岸的40度纬线附近,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地区是南美洲西部;图中山脉是安第斯山,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图中河流在地中海气候区,径流的季节变化大;M地中海气候,对应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N地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图中陆地上等温线发生弯曲,主要是安第斯山的影响。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气候特征和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1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极地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所有的气压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四个气象观测站所记录的气象资料,图中符号代表各站每月的气温和降水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乙观测站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1.丁观测站所在地山上有终年积雪,雪线与丁观测站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1500米 B.2000米 C.3200米 D.4500米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乙观测站的气象资料显示,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不可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同时各月降水较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A对。
【小题2】丁观测站所在地山上有终年积雪,雪线上的温度为0℃,而丁观测站夏季的温度约为27℃,根据气温垂直变化每上升1000米,温度降低6℃的规律,雪线与丁观测站的相对高度可能为4500米,D对。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类型判断,气候信息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示所反映的季节及其代表月份是( )
①北半球夏季 ②南半球夏季 ③一月 ④七月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小题2】该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常形成天气状况是( )
A.高温多雨
B.盛行下沉气流
C.盛行上升气流
D.寒冷干燥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纬度是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北纬30度以北,应是北半球的夏季,即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相应的北移。选A正确。
【小题2】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干燥,高温少雨。选B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气压带。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小题2】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10、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 )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为冬至日
C.日落时区时为18时 D.昼夜等长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地5km高空等压面向低空倾斜,说明同一水平面上低压低,也就是说甲地高空气压比乙地低,那么近地面甲地气压应该比乙高,水平气压梯度力由甲指向乙(由南向北),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左偏转(南半球),形成东南风。故选A。
【小题2】 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说明原来控制甲地的气团与来自乙地的气团性质不同,两种气团交替控制应该是锋面过境,而乙地比甲地纬度低,来自乙地的气团应该是暖气团,甲地由冷气团控制变为暖气团控制,当然是暖锋过境。故选D。
【小题3】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说明两地同时位于晨线上,因为甲、乙两地经度相同,说明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太阳直射赤道。所以甲地该日昼夜等长。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常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