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试题《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5-29 08:06:00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 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  B.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 C.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 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气温呈下降趋势
   |   小题2: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B.强烈反射太阳辐射 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D.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气温距平变化趋势判断,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上升,A、C错。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B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D错。 小题2:温室气体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起保温的效应,D对。温室气候直接吸收、反射的太阳辐射较少,A、B错。对地面辐射大量吸收,不是反射,C错。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以看出,近15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气中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150年来,全球气温变化趋势如何?与二氧化碳含量有何关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如何?为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断上升,尤其是1950年以来,上升更为明显。 (2)一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二是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 (3)采取的措施: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开发使用新能源;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国际合作。 (4)波动上升。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而升温。 (5)波动上升。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膨胀,极地、高山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读“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均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温变化特点是大致呈__________________。  (2)最暖的年份是在__________年。  (3)造成气温变化的原因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全球气候的这种变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上升趋势  (2)1998 (3)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破坏植被  (4)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低平原、岛屿和城市;造成全球气候资源条件的变化,加大自然资源开发的 ? 难度;加剧了自然灾害;导致原有生态系统改变,某些物种灭绝;影响农业生产格局;扩大某些疫病 ? 的流行,危害人体健康。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北半球冬至日,航行中的海轮上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74°,物体影子朝北,从收音机里听到北京时间是8:20,回答1-2题。 1、此时该船位于: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上述海域附近某珊瑚礁岛国内环境变迁将被迫举国移民,这里所讲的“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 ]  A、海平面上升 B、火山爆发 C、酸雨侵蚀 D、臭氧层空洞   
	参考答案:1、A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近5000年来,两条曲线的变化大体___________________。  (2)雪线是。挪威的现代雪线高度一般在1600米左右,雪线高于1600米的时期,气候比现代_______。  (3)从两条曲线反映的情况看,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 年是气候的____时期,当时的平均气温比现 ? 在高_________℃;15世纪以来是气候________时期,其中1550~1850年属于十分寒冷的阶段,当时 ? 平均气温比现在低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一致 (2)长年积雪的下界;温暖  (3)温暖;3~4;寒冷;1~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