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A.9-10米 B.7-8米 C.6-7米 D.4米以下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左图可知防霜风扇的高度高于茶园冠层的高度;由右图可知通常情况下在4—8米之间有逆温层存在,上部气温高,位置较低处气温低,所以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而且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削弱逆温层以上上层冷空气下沉,从而使茶树减轻或免受霜冻影响,故选项B正确。
【小题2】由右图可知通常情况下在4—8米之间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升高,有逆温层存在,安装在7-8米之间有利于将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使茶树减轻或免受霜冻影响,故选项B正确。
【小题3】仔细读图,注意图中不同高度防霜折线的图例差异及折线的温度变化范围。一般情况下温度在0℃及其以下发生霜冻,由下图可知“冠层高度”折线基本没有霜冻;“对照”在1:00到7:00之间有霜冻;6.5米高度的温度在6:00到7:00之间低于3.5米高度的温度;“冠层高度”与“对照”最大温差达5℃左右,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未来可能给北京冬季带来降雪的天气系统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冷、暖锋面与天气
?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与天气
图形
?
符号
?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准静止锋是指移动幅度很小的锋。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过境时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
大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春季,长江以南和东北地区,常有暖锋活动。
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就是准静止锋造成的;冬半年的昆明准静止锋使得昆明和贵阳天气有很大差异。
给北京冬季带来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为冷锋天气。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希巴姆古城(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共和国,建在哈德拉毛河(部分为季节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古城内密布着500余座5—10层不等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完全由泥土和木头建造而成。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却在10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暴雨。
(1)分析古城所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10分)
(2)从自然地理角度简述古城选址的依据。(6分)
(3)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排(下排窗贴近地面,上排窗靠近层顶),分析其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距海近(2分);西南季风盛行时携带海洋水汽(2分),可沿河谷深入(2分);受山地影响多地形雨(2分);赤道低压带北移到来时降水增加(2分)。
(2)地处丘陵,利于雨季防洪(2分);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2分);远离沙漠腹地(2分)。
(3)墙厚:隔热降温(2分)
窗小:抵御风沙(2分)
分排:有利于凉爽的空气从下窗进来(2分),室内的热气从上窗排出(2分)(仅答“利于通风”得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古城所在地区位于河谷旁的低山丘陵上,距海近。夏季西南季风盛行时携带海洋水汽,可沿河谷深入,受山地抬升影响,多地形雨。赤道低压带北移到来时降水增加。所以古城虽然总体上是沙漠气候,但降水多。
(2)古城地处丘陵,利于雨季防洪。位于热带地区,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古城所在地远离沙漠腹地,邻近海洋,降水较多适合人类生存。
(3)在热带沙漠气候区,古城墙厚,有利于隔热降温。建筑窗小,有利于抵御风沙。窗子分排上下两层,有利于凉爽的空气从下窗进来,室内的热气从上窗排出。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原因,聚落选址的条件,环境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下表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 5月—10月 | 11月—次年4月 | ||
平均气温(℃) | 降水(mm) | 平均气温(℃) | 降水(mm) | |
甲地 | 27 | 1650 | 25 | 22 |
乙地 | 27 | 890 | 26 | 77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表中数据可知,两地均全年高温,位于热带地区,5-10月气温略高于11-次年4月,位于北半球。从两地年降水量看,甲地年降水总量约1700mm,可能是热带季风气候,乙地年降水量大于900mm,可能是热带草原气候,这两种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10°到25°之间。
【小题2】两地相距较劲,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甲地位于迎风坡,乙地位于背风坡,因此两地之间可能为山地。
考点: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左图中陆地地势较为平坦,右图中年径流量曲线是从左图中A、B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 ( )
A.最热月为7月
B.此时降水较少
C.沿岸暖流流经
D.受信风带影响
【小题2】图示河流 ( )
A.流量季节变化小
B.此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
C.大致从南向北流
D.秋冬出现凌汛现象
【小题3】该河径流量最大的时间江西南昌的天气可能是 ( )
A.春雨绵绵
B.酷热难耐
C.寒风萧萧
D.秋高气爽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陆地最热月等温线向南凸出,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最热月是1月,A错。根据比例尺,图示区域纬度跨约2°,该地是地中海气候,此时炎热干燥,降水少,B对。沿岸寒流流经,C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影响,D错。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该地是地中海气候,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A错。此时降水少,湖泊水补给河流水,B错。根据右图AB两点测得的流量,B点经过湖泊的调节,水量不太高,A没有受到湖泊调节作用,水量大。分析河流大致从南向北流,C对。位于亚热带,无结冰期,秋冬无凌汛现象,D错。
【小题3】根据前面分析,该地是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该河径流量最大。南半球冬季是7月份,此时北半球是夏季,7月江西南昌正值伏旱天气,酷热难耐,B对。
考点:等温线特征,湖泊的调节作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