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城市与地理环境》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5-29 08:24:33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是楼层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该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环境质量 B.交通条件 C.地租高低 D.建筑水平
| 小题2: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小题1: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为充分利用土地故楼层高度越高,故选C项。 小题2:华北地区的盛行风向为东南风和西北风,故工业区应布局于与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即西南或东北方向,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完成1—4题。

1.此图反映的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是
[? ] A.与交通要道交叉点的距离 B.与市中心的距离 C.土地面积的大小 D.建筑物和设施条件 2.图中丙区域为工业部门所租用,这是因为
[? ] A.这个区域的土地,其它两部门不愿付租金 B.工业部门付给丙地的租金比甲、乙两地要高 C.丙区域的交通比甲、乙两地要方便 D.工业部门付给丙地域的租金比其它两部门高 3.如果仅考虑图示因素,城市地域结构应该是
[? ] A.扇形结构 B.多核心结构 C.同心圆结构 D.混合结构 4.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
[? ] A.城市规划的需要 B.功能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聚集 C.交通条件的发展 D.人口的消费需要
参考答案:1、B 2、D 3、C 4、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读下图,比较A.B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⑴ A.B两图反映的是?进程,其中?图为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趋势。(2分) ⑵ A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由商业中心迁往?,B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一般 住在?区。(2分) ⑶上题中,A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迁移的原因为?,B类国家一部分农村人口选择在城市边缘居住的原因是?。(3分) ⑷A图中,郊区形成农副产品基本的主导因素是?。(1分) B图中,随城市的发展可能会产生的城市问题有: ①?。?②?。③?(3分)
参考答案: ⑴城市化?B?(2分) ⑵城市郊区?中心商务?(2分)? ⑶城市中心区地租过高,环境质量下降?城市边缘地租最低,生活费用低(3分?) ⑷市场 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4分)
本题解析: ⑴两图反应的是城市化。A图中商业区与贫民区相临,中高收入者向郊区迁移,出现郊区城市化或逆城市化现象,属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B图中的农民和高、中收入者涌向中心区,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在提高,是发展中国家的特征。 ⑵根据图中的箭头方向判断,A类国家高中收入者由商业中心迁往城市郊区,B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一般住在中心商务。? ⑶根据城市地租理论,市中心的地租最高,离中心越远,地租越低。图中A类国家城市高、中收入者迁移,是因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心区地租过高,环境质量下降。B类国家一部分农村人口选择在城市边缘居住,是因为城市边缘地租最低,生活费用低。 ⑷在大城市的郊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郊区逐渐发展成为城市提供日常生活必须的蔬菜、水果、肉、蛋、奶的供应地,形成城郊农业,满足城市市场的需求,所以主导因素是市场。 B图中,随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 ,可能出现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人口多,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等城市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 (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曲线X表示服务业产业密度空间变化 B.距市中心越远,制造业产业密度越低 C.地价是影响服务业产业密度的重要因素 D.目前该城市正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特大城市中,低级住宅区和高级住宅区的分布规律是(?) A.互不交错、相间排列 B.背向发展,相互远离 C.彼此混合、交叉分布 D.相互为邻、浑然一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低级住宅区一般靠近工业区,环境条件较差;而高级住宅区一般布局于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区位,而两侧呈背向发展的趋势。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