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A.2月 B.4月 C.8月 D.10月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对表格数据的计算分析能力。
【小题1】从表格中可以算出兖州市20日昼长为13小时19分钟,次日21日昼长为13小时17分。由此判断兖州市昼长夜短且昼变短夜渐长,说明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故选D。
【小题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因此日期应在6月22日与9月23日之间。 故选C。
考点:本题组考查昼长的计算公式及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点评:本题组难度不大,学生只需明确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携“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软着落,下图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 “玉兔号”月球车软着落时
A.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B.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C.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C点附近
D.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最小
【小题2】在公转轨道上,当地球从甲点运行到乙点期间
A.①、②两地物体水平运动方向都向右偏
B.①地地方时始终早于②地
C.②地季节变化比①地明显
D.②地昼长均比①地长
参考答案:
【小题1】AC
【小题2】B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玉兔号月球月在月面软着陆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动;接近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C点附近;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在12月22日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小题2】①点位于赤道上,不受偏转;从甲到乙,①地地方时始终早于②地;②地位于中纬度地区,①地位于赤道,故②地季节变化比①地明显;从甲到B位置,②地昼长大于①地,从B位置到乙,①地昼长大于②地。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所给地球俯视图回答:(11分)
(1)E地的地理坐标是: ,F地是 极。
(2)就晨昏线来说,弧AE是 线,弧EC是 线。
(3)这一天是 月 日前后,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
(4)此时,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E点的太阳高度是 。
(5)这一天A地和E地的昼长各是几小时?
A、 小时 E、 小时。
参考答案:(1)90°W ,66° 3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读某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虚线表示极圈或回归线。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左图中POQ为晨昏圈的一半,请将其转绘到右图中,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2分)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右图a、b、c、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点,角速度相等是__________。(4分)
(4)右图中a点正午时的人影朝向 方;a点的昼长时间为_____小时。(2分)
参考答案:
(1)如图所示。(2分)
(2)45°W,23.5°N(4分)
(3)d点;a、b、c、d点(4分)
(4)北;24小时(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左图判断,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转化到右图中,要使北极圈为极昼。晨昏线与北极圈切点经度为135°E。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赤道与晨昏线交点为PQ。
(2)图中135°E是夜里0点,所以45°W是正午12点。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所以直射23.5°N。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45°W, 23.5°N 。
(3)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右图a、b、c、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d 点。除极点外,各地角速度相同,所以角速度相等是 a、b、c、d 点 。
(4)右图中a点正午时时刻是12点,人影朝向北方;a点是极昼现象,昼长时间为24 小时。
考点:日照图判读,太阳直射点坐标,地球自转的特征,极昼极夜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汕头周边地区太阳高度的等值线圈。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a地的纬度为 ( )
A.45°N
B.45°46′N
C.21°34′N
D.68°26′N
【小题2】设b地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c地此刻地方时为T,则下列不等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H>60°,T>1 3时
B.H<60°,T<13时
C.H>60°,T<13时
D.H<60°,T>13时
【小题3】此时北极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是(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a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根据正午太阳度计算公式45°=90°-(X-23°26′)(X为a地纬度)可知,X=68°26′N。
【小题2】b点太阳高度等于60°,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所以,b点正午太阳高度一定比60°大。汕头地方时为12时,c地与汕头位于同一纬度线23°26′,太阳高度相差15°,说明两地经度差大于15°,地方时差大于1小时,加上c地比汕头更东,地方时更早,大于13小时。
【小题3】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点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终日不落,即太阳高度的变化为A图。
考点:该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可持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