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B.太阳活动将进入活跃期 C.太阳辐射正值全年最强 D.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可知,该地日影又是朝南有时朝北,所以必是赤道与回归线之间的位置,由于日影大多数时间朝向北且夏至日影长不为0,故为北半球赤道与回归线之间的位置。
【小题2】图中A时间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最大值,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小值,昼长也达到最小值,夜长达到最大值。太阳活动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长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下左图)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下右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左图中P点的纬度和右图中N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   )
A.60°N 1月
B.30°S 1月
C.60°N 7月
D.30°N 7月
【小题2】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M时(   )
A.印度盛行西南季风
B.新西兰昼短夜长
C.松花江畔银装素裹
D.澳大利亚的珀斯处于雨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左图中P、Q两点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可以算出P点位于60°N,Q点位于30°N;右图中N点的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小,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时间为7月初。综上所述,C正确。
【小题2】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M时,其公转线速度最大,地球位于近日点,为1月初;此时松花江畔会出现银装素裹的景象;印度盛行东北季风;新西兰昼长夜短;澳大利亚的珀斯为地中海气候,此时炎热少雨。综上所述,C项符合题意。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B.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
C.太阳活动的最主要类型是黑子和耀斑 
D.日地距离遥远,太阳活动对地球没有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太阳能自身发光发热,故属于恒星,A错误;注意“由外到里”应分为日冕、色球层和光球层,B错误。黑子活动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而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C正确;太阳活动到达地球,影响地球的气候变化、无线电短波通讯等,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太阳的基本概况和太阳活动的相关内容即可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AB、AC为两条经线(局部),弧线a为晨昏线,B、C两点纬度相同,D为BC的中点。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A、D间的球面距离不可能是( )
A.10千米       B.1000千米
C.2000千米     D.3000千米
【小题2】若A为北极点,C点位于晨线上,则D点地方时为( )
A.0:00
B.6:00
C.12:00
D.18:00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仔细审题,结合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光照图中的一般规律进行合理判断。由于AB、AC为两条经线,而且相交与A点,所以A为极点;由题意可知B、C两点是晨昏线与同一纬线的两个交点,而且D为BC的中点,那么B、C两点应该关于经线AD对称;由于D在晨昏线上,根据晨昏线的特点可知,D点是晨昏线与某一纬线切点,其最小纬度是66°34′,即与极圈相切;根据经线长度的计算方法可知,A、D间的球面距离最大为(90°-66°34′)×111=2608km,所以不可能超过3 000千米,故选项D符合题意。
【小题2】若A为北极点,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C点位于晨线上,根据晨线的含义: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所以该界线左侧为夜半球,D点所在经线为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者24时,故选项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五艘航天载人飞船——神州十号。女航天员王亚平进行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授课时间为北京时间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A.云雾
B.流星
C.太阳活动
D.太阳辐射
【小题2】神州十号发射至太空授课期间,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特点是(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先加快再减慢
D.先减慢再加快
【小题3】太空授课直播期间,下列城市中正值深夜的是(   )
A.旧金山(122ºW)
B.巴黎(2ºE)
C.莫斯科(37ºE)
D.东京(139ºE)
【小题4】太空授课直播时,地球的昼夜分布情况最接近下图中的(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A
本题解析:
【小题1】太阳活动放出的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大气的电离层,影响地面通讯系统。
【小题2】6月11日到6月20日,地球逐渐接近其公转轨道的远日点,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小题3】北京时间10时04分至10时55分,旧金山所在的西八区为18时04分至18时55分;巴黎所在的零时区为2时04分至2时55分;莫斯科所在的东二区为4时04分至4时55分;东京所在的东9区为11时04分至11时55分.正值6月,北半球昼长夜短,莫斯科接近黎明,旧金山还未进入黑夜;故选B.
【小题4】6月20日,接近夏至日,北极绝大部分地区出现极昼现象,A图为正确选项,B、C表示春秋二分的光照情况,D图接近冬至日。
考点:太阳活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光照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可持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