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环境与环境问题》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5-29 08:25:58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 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属于?(双项选择) A.环境污染 B.生态破坏 C.原生环境问题 D.次生环境问题
| (2)劣V类水质的河流主要出现在安徽、?两省。在水污染治理过程中两省应坚持?原则,以体现开发利用与养护更新并重的指导思想。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到“三同时”,即一切建设项目必须做到治理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同时投产。(2分) (3)近年来B市缺水现象渐趋严重,尤其是夏季,这主要是?型缺水,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措施有?。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参考答案:(1) AD (2分)? (2) 河南(1分) 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1分) 施工(1分)? (3) 水质(1分) 治理水污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等。(2分) (4)①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②兴建污水处理厂;③农业污染防治;④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⑤加强环境法制法规管理(或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污水达标排放。(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 (1)水污染就环境问题的性质属于环境污染,而就产生的原因而言,属于次生环境问题。(2)劣V类水质主要分布在图示的西北部地区;水污染的基本治理原理:谁污染谁治理;(3)由于水污染而导致的缺水属于水质型缺水。水污染导致的缺水故从治理水污染和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等方面分析。 (4)水污染的治理主要从水污染的来源:工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是2.人口老龄化趋势显著的城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1.根据人口迁入的数量判断经济发展水平。②地人口自然增长出现负增长,迁入人口多,所以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②地人口自然增长出现负增长,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 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下列垃圾正确的处置方式是 A.渣土、陶瓷——堆肥 B.玻璃、生活垃圾——填埋 C.金属、纸木碎布——回收 D.塑料、电池——焚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可回收垃圾包括金属、玻璃、布料、塑料、废纸等;厨余垃圾如剩饭剩菜、果皮、菜根菜叶等可堆肥处理;渣土、陶瓷等应采取填埋的方式;电池应进行回收处理。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环境保护(10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月11日开始,受雾霾天气的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多个城市出现严重的大气污染。下图为此时段我国大气中度污染及以上城市分布示意图。
 (1)与南方相比,为什么我国北方雾霾重、酸雨少?(4分) (2)从生产、生活的角度,说出减少雾霾天气出现的主要举措。(6分)
参考答案: (1)与南方相比,北方冬季取暖排放的烟尘等污染物较多,多雾霾;北方降水少,酸雨少。(4分)? (2)发展清洁生产;集中供暖,减少烟尘等污染物排放;公交优先,控制私家车数量,减少尾气排放;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等。(6分,任答3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雾霾,雾和霾的统称,且多发于冬季。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而形成必须要固体杂质;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在本题中着重强调的是霾。霾是需要排放大量的烟尘,且必须为晴朗的天气才可出现。北方地区冬季取暖排放的烟尘等污染物较多,且经济较发达,机动车及工业废气排放量大,故多雾霾,而北方降水比南方少,所以酸雨少。 (2)雾霾天气主要是排放烟尘造成,所以控制烟尘排放和清洁粉尘成为本题的重点。生产上主要是发展清洁生产,限制高排放企业;生活上主要是集中供暖,减少烟尘等污染物排放,公交优先,控制私家车数量,减少尾气排放;清洁粉尘主要是靠修建隔离带,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 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D.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