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 2011年当地时间5月11日,西班牙东南部穆尔西亚接连遭到规模4.4级及5.2级浅层地震袭击,至少造成9人死亡,130人受伤,上万人无家可归,2万多栋建筑被震毁。
资料二:
? 据意大利媒体报道,2011年5月12日位于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发生了剧烈的喷发,火山口内岩浆夹杂着火山灰冲天而起,引发的巨响在邻近的一些村镇也清晰可见。此外,由于罗马5·11地震的传言和西班牙发生5.3级地震的事实,埃特纳火山此次规模不小的活动也一度引发了许多当地居民的恐慌,令他们以为地震来临。
资料三:
地中海地区略图
(1)比较火山、地震的异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资料分析,为什么引起意大利许多居民的恐慌?地震可能造成哪些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共同点:都属于地质灾害,地球内能的释放;突发性强。不同点:火山是地球内部热能的释放,地震是地球内部动能的释放;地震危害比火山大。
(2)意大利、西班牙同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很强。地震灾害的危害性比火山大,它可能摧毁建筑物倒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可能引发海啸、火灾、水灾、瘟疫等此生灾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如下表,分析回答1—2题。

1、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 ]
A、草场面积广阔、牧畜多
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C、冬季气侯寒冷,一月均温低于0℃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
2、孟加拉国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患的成因有
? ①地势低平 ②位居赤道,全年多雨 ③热带气旋频频侵袭
? ④春季积雪大量融化 ⑤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
[? ]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监测预报是一种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
参考答案:正确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形成主要是自然原因形成的,故
其发生是不可避免的。通过监测和预报,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御,可减少其造成的损失,故
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表示不同自然灾害持续时间对比示意图,读图回答1 ~2 题。

1.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自然灾害依次是
[? ]
A.地震、火山喷发、洪涝、干旱
B.火山喷发、台风、泥石流、洪涝
C.滑坡、寒潮、风暴潮、洪涝
D.泥石流、地震、飓风、干旱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灾害多分布在板块的内部
B.②灾害有百害而无一利
C.③灾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D.④灾害主要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造成的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裂缝”是地面裂缝的简称,是地表岩石、土体在自然原因(地壳活动、水的作用等)或人为因素(抽水、灌溉、开挖等)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一种地表破坏现象。我国地裂缝主要发生在河北、山西、贵州、陕西、山东、吉林、江苏、内蒙古、浙江等省(区)。下图为北京市地裂缝分布示意图。

(1)地裂缝对图示地区城市的发展有哪些影响?(6分)
(2)请为图示中地裂缝集中区的相关城市提出防治措施。(9分)
参考答案:
(1)①对城市现有的地面与地下建筑设施造成破坏;?②影响城市重大市政设施的建设;?③影响未来的城市规划。(每点3分,答出其中任两点即可,共6分)
(2)①使用先进监测设备,加大对地裂缝区的地质勘探与监测力度;?②采取措施限制过度开采地下水;?③对已有裂缝采取回填、夯实,并改善地裂区的土体性质;?④对原有建筑进行加固,提高规划或正建基础设(每点3分,答对3点得9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地裂缝是指地表的岩石、土体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一种地表破坏现象。岩石、土体开裂,必然对城市现有的地面与地下建筑设施造成破坏,影响城市重大市政设施的建设,甚至影响未来的城市规划。
(2)在地裂缝集中区,应使用先进监测设备,加大对地裂缝区的地质勘探与监测力度,采取措施限制过度开采地下水。对已有裂缝采取回填、夯实,并改善地裂区的土体性质。对原有建筑进行加固,提高规划或正建基础设。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