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读下列材料和图表,完成:
材料一: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的夏季晴天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下,会形成剧毒的光化学烟雾,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图中R城(119°E,34°N)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光化学烟雾危害严重。
材料二:海洋自然保护区是针对某种海洋保护对象划定的海域、岸段和海岛区,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在与R城相望的海峡群岛建立了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

(1)结合材料,分析R城夏季易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的自然原因。为减少光化学烟雾事件的发生该市应采取什么措施? (6分)?(2)在海洋自然保护区建成之前,除了光化学烟雾R城还可能对海峡群岛生态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4分)
2、单选题 秦岭—淮河—线大致是我国
①1月0℃等温线穿过的地方
②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方
④半湿润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⑤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⑥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3、综合题 ? 地理分界线是将相邻地域单位加以区分的线或带,一般位于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特征变化梯度最大的带段。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三条地理分界线走向基本一致,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古代时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和图中甲线比较吻合,其原因是:从干湿状况看,甲线以
? 北属于____________区,农业生产类型以____________为主;甲线以南则属于____________区,农业
? 生产类型以____________为主。
(3)图中A地处于我国外流区域内,却成为内流区域,其原因是:A地地势相对较低,该地区__________
? 量小,__________量大,雨水通过水循环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环节在地表消失,成为外
? 流区域中的内流区。
(4)图中B地处于我国的干旱地区,但时有涝灾发生,发生涝灾的时间主要是在什么时候?简述其发生
? 涝灾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读图,我国某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联系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该区域位于我国的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西北地区
D.云贵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