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①集聚现象 ②分散现象 ③产业升级 ④产业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2、单选题 读图(甲、乙两图),完成11—12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产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共同特点是水、热配置差
B.两地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产地
C.两地自然资源都很丰富,能够满足需求
D.两地城市高度密集,都接近消费市场
小题2:通常是“桥比路贵”,甲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方式,主要原因是
A.节省投资成本
B.提高速度
C.保障旅客安全
D.节省土地资源
3、单选题 读下图,判断该城市的工业区应布局在城市的哪个方
A.东北
B.西南
C.正西
D.正东
4、单选题 根据“20世纪60~90年代,亚洲出口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分布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日本20世纪60~90年代,一直在东亚、东南亚投资的主要原因是(?)
①东亚、东南亚人口稠密,可利用廉价劳动力
②东亚、东南亚气候适宜,河流众多
③日本国内资源缺乏,利用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寻求海外投资,开拓国际市场
④日本寻找海外投资有利于工业分布从“技术密集型”向“资源密集型”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小题2:亚洲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往日本和美国,主要原因是(?)
A.亚洲与日本、美国相隔很近,海运便利
B.亚洲资源丰富,市场广大
C.日本和美国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D.日本和美国现代化交通发达,临空型工业布局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入
5、综合题 台海两岸直接三通于2008年12月15日全面启动,两岸交流掀开了历史新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台湾主要工业区分布图![]() | 材料二:台湾1993年和2003年部分出口产品所占比重统计图![]()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