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地球与地图》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5-29 09:17:29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某工程队拟在上面等高线图中A.B两地间修建一座桥梁,桥面与其下方谷底的M相对高度可能为( ) A.50m B.100m C.150m D.200m 【小题2】野外科考队员夜晚在A地观测到北极星在B方向的上空,A地在M地的(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结合等高线知识可知:A.B海拔高度在200-250m之间,M海拔高度在100—150m之间,由此可知桥面与谷底M的相对高度取值范围在50—150m之间,所以本题B正确。 【小题2】野外科考队员夜晚从A观测到北极星在B方向上空,即B在A的正北方向,图右侧为正北。所以A地在M地的西南方向,所以本题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基本知识、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共13分)
 (1)R河的水源主要补给是______________ 该河流河水流量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2分) (2)描述A区域降水特征及分布状况,并分析原因。(4分) (3)水稻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地区和高原东北部,请你评价印度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至少答出4点,4分) (4)将孟买打造成一个像中国上海那样的国际大都市是印度人的梦想,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比分析两大城市共同的区位特征。(至少答出3点,3分)
参考答案: (1)雨水和冰雪融水(1分) 位于热带季风区,受夏季风强弱和气温高低变化影响大。(2分) (2)降水丰富并且由沿海向内陆递减(2分) 位于暖湿的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2分) (3)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4分) (4)都是两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经济基础雄厚;都是两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便于对外联系和交往;都是世界著名的特大城市,人力资源丰富。(3分)
本题解析: (1)图示为南亚地区,R河是恒河。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和冰雪融水。该河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强弱和气温高低变化影响大。所以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 (2)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线判断,A区域降水丰富,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因为该地位于山脉西侧,是暖湿的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3)印度的恒河平原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 (4)孟买和上海都是两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经济基础雄厚。都是两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便于对外联系和交往。都是世界著名的特大城市,人力资源丰富。水域、陆域条件优越,腹地广阔,有利于形成国际大都市。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有关岩石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莫霍面以上的岩石组成 B.地壳由岩石组成,所以岩石圈就是地壳 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D.由地幔和地壳组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内部圈层分布的基本特征。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的攀岩运动发展迅速,某些城市充分利用其有利的自然条件.迅速发展起了野外攀岩运动,大大地推动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材料二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体是___ ___;a、b两河段,水流较急的是____河段。 (2)图中城市欲在甲、乙两处选择一处发展攀岩旅游项目,应选择___ ___处。图22中最大高差是 。 (3)为解决城市用水紧张问题.图中①②两条引水线路.哪一条设计更合理.为什么? (4) 某中学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L、P线路攀登虎山和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2.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3.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4.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A.3° B.5° C.8° D.10° E.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F.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G.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H.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I.①和④ G.②和③ ③和⑤ ④和⑤ ① ② ④ ⑤
参考答案:1. B 2. C 3. A 4.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我国的省级行政中心最南位置的是海口,大约纬度是20°N,北京的纬度大约是40°N。材料中表明,经纬度间隔相等,所以可以算出纬线间距为5°。B对。A、C、D错。 2.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图示地区中③位于渭河平原,属于暖温带,②地应该是甘肃境内,为中温带地区, A错。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为零外,其他地区都相同,所以,③④两地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 B错。从春分到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纬度位置越高,其昼长变化幅度越大,①地纬度位置较高,所以昼长变化幅度比④地大, C对。从夏至到秋分日时段内,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向赤道地区移动,行动幅度是23.5°。②地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⑤地纬度位置较低,其正午太阳高度角要大于②地,但是两地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是相同的,?变化幅度都是23.5°。D错。 3.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表示人口密集的程度。我国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是东部地区大,西部地区环境条件差,经济落后,人口密度小。图中①位于新疆地区,因地处内陆 ,气候干旱,人口少,人口密度很小。④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大约在河南,人口密度大,所以A对。②和③都位于西部地区,自然环境较差,人口密度相差较小,B错。⑤位于四川西部地区,属于西部地区,人口较少,人口密度较小,C错。④和⑤两地人口密度差值较大,但是比①和④的人口密度差值小,所以D错。 4.⑤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多暴雨,如果植被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D对。图中①地气候干旱,不会多泥石流灾害,冬季多暴风雪、春季多沙尘暴等气象灾害。②地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沙尘暴灾害。④地应是位于秦岭以南的江汉平原地区,植被较多,有洪水灾害,泥石流发生较少。所以A、B、C错。 考点:该题考查经纬网基本知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人口的空间变化,中国自然灾害类型与分布。
本题难度: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