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5-29 09:23:07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2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为某月某日气压(单位百帕)形势分布图,左图为河套平原位置图。
 材料二:?广义的河套平原一般分为青铜峡至宁夏石嘴山之间的银川平原又称“西套”,和内蒙古部分的“东套”。这里历来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必争之地,也是我国古长城的博物馆。更神奇的是这里的长城走向和分布与400mm、300mm、2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1)说明该日河套平原的天气状况。(4分) (2)据材料一指出该日我国大陆南北沿海航线中,航运安全隐患较大的航段,并简析原因。(6分) (3)左图中与长城重合的Ⅰ线是__?(mm)等降水量线,结合材料二简述二者在此重合的主 要原因。(6分) (4)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该区粮、油生产基地。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 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8分)
参考答案: (1)阴雨天气(2分)因受低压(气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2分) (2)南部沿海航段(如上海至广州)(2分)该航段所在海域等压线较密,(2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大浪大。(2分) (3)?400 (2分)?主要原因:古代长城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2分)而400mm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2分) (4)降水;(2分)引黄河水进行灌溉;(2分)土壤盐渍化;(2分)下游水资源短缺。(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该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个国家。图中表示2003年这五个国家的就业构成。回答问题。
 小题1:国家⑤的三个产业按就业构成自高至低排列,依次是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内作若干三条边的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有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的百分比结构。 读图关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 (2)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3)此类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项,而不像其他统计图的构成要素可多可少。 (4)三项要素在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的延伸方向一致,可能三条数轴上的值全部向右由大到小或全部向左由大到小。 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由图可知国家⑤的三个产业按就业构成自高至低排列,依次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故C对。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看在第三产业中就业的人口比重,④国在第三产业中就业的人口比重最大,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④。选D。 点评:掌握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技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有关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骨干工程 B、可以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能源短缺问题 C、输送的电力均为水电 D、三峡的水电主要输往广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图,回答问题。
 小题1:西藏能源蕴藏较丰富,且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是(? ) A.水能、太阳能 B.太阳能、地热能 C.地热能、天然气 D.风能、煤
|
小题2:关于西藏农业特色叙述正确的是(? )
A.河谷农业
B.混合农业
C.阳光农业
D.绿洲农业
小题3:本地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
A.二氧化碳的浓度高
B.气温低,水分蒸发少
C.雨量适当
D.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
小题4:青藏铁路修建中会遇到多年冻土问题,是因为(?)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B.海拔高,气温低
C.冰川影响大
D.纬度高,气温低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青藏高原地区。
小题1:煤炭、天然气不属于可再生能源,而水能不属于新能源,故选B项。
小题2: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候寒冷,故农业生产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带。
小题3: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粮食作物的生产。故选D项。
小题4:青藏高原地下冻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气温低,青藏高原气温低,主要是由于地势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地区是
A.东北、东南、西北
B.华北、西北、西南
C.东北、华北、华东
D.西南、西北、东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