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十)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四 D.星期六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中国冬夏季节气温的分布。根据图中显示一周气温最低为8℃,最高气温约18℃,此地为中纬度地区,1月份最低气温接近或低于0℃,11月份气温也应低于此图,7月份气温最高气温高于此图,所以月份最有可能为5月。选择B。
【小题2】本题考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昼夜温差大,有利用农作物有机质的积累,星期一昼夜温差大,且气温高是太阳辐射强,白天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夜晚温度低,植物呼吸作用弱,所以选择A。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监测数据表明,2014年7月份以来,多项标志太阳活动水平的参数处于较高位置。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高层大气中电离层扰动而导致( )
A.“磁暴”现象
B.极光现象
C.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现象
D.耀斑现象
【小题2】剧烈的太阳活动对以下行业影响最大的是( )
A.电子产品加工业
B.风力发电工业
C.航空运输业
D.旅游业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太阳活动的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强烈时,产生高速带电粒子,闯入地球高层大气,干扰电离层,引起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磁暴现象是太阳抛出高能带电粒子流,被地球磁场捕获;极光是高纬带电粒子与两极地区大气摩擦产生的。选C正确。
【小题2】剧烈的太阳活动对电子产品加工业、风力发电和旅游业没影响;因太阳活动干扰电离层,引起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进而影响航空运输。选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比例(%)图,完成题。
太阳辐射分为三部分,其中A、B、C分别代表( )
A.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 B.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
C.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 D.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释放的能量,从图上不难看出其能量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区域。属于短波辐射,其波长在0.15-4.0um。根据波长可分为三段:0.15-0.4um是紫外线;0.4-0.76um是可见光;0.76-4.0um是红处线。故图中的A B C 三段分别对应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
考点:太阳辐射及其组成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考生要明白太阳辐射及其组成,熟悉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对应的波长,试题属于识记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