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同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图20为我国部分地区土壤侵蚀状况示意图,图21为该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图,虚线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材料二?由于山西长期高强度的发展重化工业,导致产业单一、资源利用水平偏低、经济效益低下。
引发生态环境破坏、生产事故多发、资源枯竭等问题,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1)I类型侵蚀主要为______侵蚀,该类型侵蚀发生的气候特征是______。对此,可以
采取______等调整农业生产的措施。(4分)
(2)Ⅱ类型侵蚀主要为______侵蚀,请据图分析原因:______。(5分)
(3)材料显示,山西发展“煤——铁——钢”产业链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该省若要从根本上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必须降低______(工业部门)的比重,并促进其产品向___、___方向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5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 石油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液”,它既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也是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近些年来,我国的石油进口量逐渐增加,分析下图并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2002年我国石油进口量约为1993年的_______倍。
(2)简要说明近10年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造业的能源消费偏高是我国石油进口增加的原因之一。试说明我国制造业降低能耗的对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4.4
(2)煤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石油、天然气、水能所占比重有所上升。
(3)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减少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我国已具备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的条件,下列原因不正确的是( )
A.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和预计探明储量已达到国际惯例标准
B.我国自东西向的交通基础设施已能满足西气东输的需要
C.我国西部地区油气工业已具备了一定基础,能为油气勘探、开发、输送提供较好的技术保障
D.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密度大,具有利用天然气的广阔市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西气东输工程的条件。我国西气东输的条件有: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和预计探明储量已达到国际惯例标准;我国西部地区油气工业已具备了一定基础,能为油气勘探、开发、输送提供较好的技术保障;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密度大,具有利用天然气的广阔市场。我国西气东输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西部丰富的储量,二是东部较大的消耗量。而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
①煤和天然气 ?②土地和水 ?③太阳能和风能 ④核燃料和地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非可再生资源(如化石燃料、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可再生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土地和水,太阳能和风能属于可再生资源。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小题:
1.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2.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月球或水星
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土星
E.①②
F.③④
G.①③
H.②④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M天体的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之内,故判断为水星或金星。
2.天体M距太阳比地球近,表面温度过高,不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同时天体M也不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系及生命存在的条件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的距离排序;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分析,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注意因果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