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研究表明,近若干年来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①太阳辐射呈愈来愈强的趋势
②人类燃烧化石燃料
③人类大量砍伐森林
④各种制冷家电将热量排入大气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太阳辐射较稳定;各种制冷家电将热量排入大气中,对全球的大气温度影响很小;而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使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对地面辐射吸收增强,气温升高;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使光合作用减弱,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使气温升高。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回答小题:
1.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2.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月球或水星
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土星
E.①②
F.③④
G.①③
H.②④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M天体的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之内,故判断为水星或金星。
2.天体M距太阳比地球近,表面温度过高,不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同时天体M也不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系及生命存在的条件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的距离排序;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分析,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注意因果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读下列图及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1995-2004年全国粮食产量折线图

材料二: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放在了首位;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出来。
(1)1995-2004年间我国粮食产量最多年份与最少年份相差 亿吨。(2分)
(2)2003年我国粮食大幅度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也是我国玉米的集中产区。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的发展策略应该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0.81(2分)
(2)粮食价格低,农民弃耕外出务工,耕地面积减少,自然灾害。(4分,若学生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适度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改良作物品种,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单产。(4分)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了我国农业生产及商品粮基地的相关知识。
(1)由图可知,最大值出现在98年,为5.12亿吨;最小值出现在03年,为4.31亿吨。两者之间的差值为0.81亿吨。
(2)03年我国粮食大幅度减产的主要原因: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在不断减少,外出务工人员在不断增加,粮食价格比较低,自然灾害等。
(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美国作为商品谷物农业的典型代表,对我国东北平原的借鉴作用很大,具体策略:适度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改良作物品种,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单产。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0分左右“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据此完成问题。1.“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形成的组合体,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2.组合体形成时,东京(东九区)的区时为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E.11月3日1时30分
F.11月3日2时
G.11月4日1时30分
H.11月3日2时30分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和时间问题计算。
1.由于该组合体绕地球运动,故不属于河外星系;
2.该组合体形成时为北京时间11月3日1时30分,计算东九区时间,较北京时间早1个小时,故选D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A.海口
B.重庆
C.上海
D.吐鲁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地区为:青藏高原;其次为内蒙古高原和西北地区。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