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十)
A.增加入海泥沙量 B.增大河流径流季节变化 C.增加库区降水量 D.促进海上内循环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内力作用源于地球内部,风化、沉积、侵蚀、固结成岩等属于外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属于内力作用,变质作用是岩石在地下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属内力作用,故选B项。
【小题2】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和冰岛火山爆发都属于内力作用,进行较快,但对地表形态影响是缓慢过程,因此A、B、C项错,应选D项。
考点:内力作用分类;内力作用发生速度及对地表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012年8月6日深夜,位于新西兰北岛中部的汤加里罗火山开始喷发。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新西兰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 板块和 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新西兰位于板块的 边界(填“生长”或“消亡”)。
(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 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 。
(3)火山灰向 (方向)蔓延,导致附近国道临时关闭,20多个国内航班被取消。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受到 风的影响。
(4)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示意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 、 ;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 。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 。
(5)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然而,对人类也带来有利的方面。列举两点。
参考答案:
(1)印度洋;太平洋(次序可互换);消亡。
(2)压力(内力、地质);岩浆岩(火成岩)。
(3)东(东南);西(西北)。
(4)①;②;③;小。
(5)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带来硫磺等有用矿物;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有利火山研究(任答两点)。
本题解析:
(1)从经纬度位置判断,结合板块分布图,可以判断出新西兰处在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 消亡边界。
(2)岩浆涌出、喷发是收到内力作用,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3)从经纬度位置看,新西兰受到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西北风)的控制。
(4)图中,①为反射;②为吸收;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增加了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得白天的温度不高;增加了大气的逆辐射,使得夜晚的温度不低,从而当地昼夜温差变小。
(5)从提供资源(土壤、硫磺矿、旅游资源等)和有利于科学研究等角度综合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新西兰的板块位置和地质灾害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长城西段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因素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和风化
C.水的溶蚀
D.冰川侵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自然环境。长城西段主要位于甘肃省和内蒙古的西部,地处干旱地区,故主要的外力作用为风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名山中,华山,庐山,泰山的成因相似,它们的地质构造均属于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球的圈层结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