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A.23.5° B.43° C.47° D.66.5°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变化。
小题1:根据甲地的昼长与乙地的夜长相等,故判断两地南北纬相反,纬度相等。且当地的正午时间相差12小时,故判断两地的经度差180°,故选A项。
小题2:根据夏至日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甲地,判断乙地位于北纬,甲地位于南纬,设两地的纬度为X,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5°N,利用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即可。
小题3:结合上题分析,甲地位于南半球,且甲地的太阳高度最大,即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4.5时,故当地位于北京的东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图中四点代表两分两至日),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a、b、c、d四点中,表示北半球秋分日的位置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小题2:四点中,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在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小题3: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二分二至日太阳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根据图示:d为春分日,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直射点的位置。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所以a(6月22日前后)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慢。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杭州(30°N)某住宅小区顶楼太阳能热水器一年内获得太阳辐射量的统计简图,集热板与楼房平顶的交角为45°,则图中H代表的日期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根据材料,集热板与楼房平顶的交角为45°,所以当正午太阳高度为45°时,太阳光垂直照射集热板,集热板获得的热量最多。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可以计算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是15°S。根据图中一年内获得太阳辐射的日期变化判断,H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是距15°S近的回归线,即南回归线,即冬至日,D对。A、B、C错。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文化遗产,它能较好地反映季节的变化,为人们的农事活动、衣食住行提供重要参考。该图为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立春”即气温上升,春季开始。立春后气温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2.李明同学经过几年的观测发现,“清明”前后,每年的气温、降水、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情况并不完全一致。这说明
A.正午太阳高度渐小、日地距离渐近
B.日地距离渐近、地球自转加快
C.正午太阳高度渐大、白昼时间渐长
D.白昼时间渐长、地球自转加快
E.大气环流不稳定
F.地球公转周期不断变化
G.二十四节气对当地不适用
H.二十四节气不能正确反映季节等的变化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气温上升,与太阳辐射有关。一方面是正午太阳高度增加,光照增强;一方面是白昼时间变长,日照时间变长。
2.本题用排除法,地球公转周期是不变的;二十四节气对当地是适用;二十四节气正确反映季节等的变化。所以“清明”前后,每年的气温、降水、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情况并不完全一致是由于大气环流不稳定。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为“山东某地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
据图中所示信息分析,当日最接近的节气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方向是
A.秋分(9月23日)、北半球,向南移
B.寒露(10月8日)、北半球,向北移
C.春分(3月21日)、南半球,向北移
D.清明(4月5日)、南半球,向南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资料中今日和明日的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计算今日昼长11小时48分;明日昼长11小时50分,故判断此时,山东正逐渐接近昼夜等长,且昼长正逐渐变长,故判断接近于春分日。结合该日山东出现昼短夜长,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但昼长正逐渐变长,故判断太阳直射点正逐渐向北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昼夜长短状况和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的关系,即可根据资料中的日出日落时间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的总结和整理,掌握解题基本技巧。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