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城市与地理环境》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5-29 10:11:31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我国江南某市工业分布状况图,回答有关问题:
 (1)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市的东面和东北面工厂较少,结合该地盛行风向分析,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图中反映出,该市工业在城市中的区位除上述分布特点外,还具有两个特点: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假设要在该市建一火电厂,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应将电厂建在该市的________的郊外。
参考答案:(1)该市多吹偏东风和东北风,如把工厂建在城市东面和东北面易对市区造成大气污染? (2)多分布在城市的边缘;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地价昂贵。为降低成本,减轻工业企业对城市的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厂向城市边缘移动;工厂沿主要交通线分布; 工业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原料和产品需要运输,因此工厂企业必然寻求近运河、近铁路、近公路地带布局,以降低成本? (3)南或西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某城市中心的一条主要街道的景观图”,读图分析完成小题。
 小题1:商店位于 A.甲区 B.乙区 C.丙区 D.丁区
| 小题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 ①自然地理条件②历史文化因素③经济发展水平④交通运输状况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图示的景观分布,丙部分在城市中心,建筑物高大密集,为商业区,办公楼位于商业区。商店主要分布于丙区;丁、戊有烟囱,有绿化带与其他区域隔开,属工业区,甲、乙区的楼房在最外围,楼房相对中心区矮、稀疏,属住宅区,地租也最低。故选C。 小题2: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历史因素,它是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基础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在早期它一般决定城市功能区的形状和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城市功能区的模式,一般经济越发达城市功能区模式越丰富;一般来说,交通运输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功能区类型也就不一样。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知识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功能分区及影响因素。 【知识总结】 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一)历史因素 在中国,城市历史背景复杂,历史因素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形成作用更加明显,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改造需要考虑如何继承和保持城市特色。 (二)经济因素 对城市来讲 ——城市土地有限,不同地段租金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地段。而不同的经济活动类型其付租能力(或愿意付出的租金)又不同。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1、通达度。 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2、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三)社会因素 城市人口是由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种族及不同文化的人组成,形成了不同社会处境,相应形成了不同级别的住宅区。 影响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有: 1、收入 —— 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高级住宅区:建筑面积大,设备齐全,环境幽雅。但是租金昂贵,因而通常是能支付高租金的高收入阶层住居。 2、知名度 —— ①城市中有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等方面有很高的声誉,在民众中有广泛的影响,选择该处居住可以提高身价和地位,增加知名度。这无形中成为一种强大的集聚力量。 3、种族聚居区的形成 —— 在西方大城市中,一个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某个宗教团体占优势,他的影响或势力就可能逐步扩展,便会形成种族聚居区。 (四)行政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可以引导或划定不同的功能区。 如:我国许多城市新兴工业园的建设。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兴衰说明了 [? ] A、一个地区自然资源的多少,会对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B、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对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C、军事因素对城市分布及发展的影响 D、宗教因素对城市分布及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你认为旧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较早,原因是什么? (3)新城区出现主要是受什么区位因素影响?
参考答案:(1)河流,煤铁资源?(2)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3)交通(铁路的兴建)
本题解析:第1题,结合图形中的图例,可以判断出该城市旧城区主要傍河流,近资源。第2题,早期城市一般沿河分布,而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应该起源较早。第3题,新城区主要靠近铁路线分布,主要受交通条件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12年8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0.5》显示,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结合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回答小题。
时间(年)
| 城市人口数量(亿)
| 城市人口比重(%)
| 1978
| 1.72
| 17.9
| 1989
| 2.95
| 25.7
| 2001
| 4.80
| 37.66
| 2011
| 6.91
| 51.27
| 小题1: 有关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1978年处于初期阶段 B.1989年处于中期阶段 C.2001年处于后期阶段 D.2011年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
小题2:通过上面数据可以判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口的数量? ( )。
A.一直在增加
B.一直在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小题3: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变化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城乡人口的出生率不同
B.城乡人口的死亡率不同
C.城乡直接的经济联系
D.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城市化水平低于30%为初期阶段,高于70%为后期阶段;从表中可以看出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为17.9%,应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
小题2:城市人口除以城市人口比重即为总人口数量,总人口数量减去城市人口数量即为农村人口数量,结合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口先增加后减少。
小题3: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造成了城市人口增加和农村人口的减少。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