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气温低于白天,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以看出:山坡气温比同一高度谷地低,谷地的气温高、气压较低,表示谷地空气上升,山坡近地面气压比谷地高,风从山顶地往谷地吹,为山风;夜晚山坡比山谷同高度空气降温快快,温度较低,因此此图表示的是夜晚。选A正确。
【小题2】甲地为谷地,夜晚,谷地空气由于散热慢,比同一高度山坡气温低高,气压低,空气上升,上升的气流遇冷凝结易成雨;谷地四周是山,对风有阻挡作用,不利于水汽和杂质水平方向上的扩散,加之近地面气温低,水汽、杂质聚集,容易生成降水。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山谷风。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1分)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________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____,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____(填“上升”或“下沉”)。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____。锋线旁阴影为雨区,A雨区在锋_____(填“前”或“后”),B雨区在锋______(填“前”或“后”)。
(4)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__;此时长春刮_____________风。
(5)图中哈尔滨与长春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甲?反气旋?上升
(2)甲?
(3)①?后?前
(4)长春?偏南风(南风、西南风)
(5)长春?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本题解析:
(1)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实际上气旋就是低压系统,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图中甲、乙两处,甲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反气旋,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上升。
(2)晴天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受甲高压系统控制,天气晴朗。
(3)本题考查锋面气旋。近地面的锋面往往和气旋结合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气旋的左侧为冷锋系统,右侧为暖锋系统。所以图中①为冷锋,②为暖锋。A位于冷锋的锋后,B位于暖锋的锋前。
(4)长春的纬度低,此时受暖气团控制,所以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长春;此时长春刮偏南风风。
(5)长春附近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图中哈尔滨与长春相比,风力较大的是长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地面温度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小题2】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
A.1月
B.4月
C.8月
D.12月
【小题3】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B.大洋环流、下垫面性质
C.地形起伏、人类活动
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地—气系统内,能促地面温度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即大气逆辐射增强,B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散射及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影响不大,A、C、D错。
【小题2】读图,辐射差额大于0,气温上升,辐射差额小于0时,气温下降。可以看到,从9月到次年4月,辐射差额始终小于0,说明气温持续下降,所以4月气温达最低值,B对。
【小题3】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主要是因为除了辐射差额影响气温外,还有大气环流、大洋环流等因素影响气温,A对。下垫面、人类活动、地形影响辐射差额,不影响大气环流、大洋环流,B、C、D错。
考点:辐射差额的影响因素,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根据下面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台风“菲特”于2013年10月7日在福建省登陆,对浙江、福建两省造成严重损失。该台风的形成与上图中哪个天气系统有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2013年7月,湖北省经历了严峻的“烤”验,武汉气温高达40℃。造成此天气与上图中哪个天气系统有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主要受上图中哪个天气系统影响(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4】下列四图中,能表示上题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的是(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A
本题解析:
【小题1】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其本质就是强烈发展的气旋,即低压系统,据图可知:①为暖锋,②为冷锋,③为气旋,④为反气旋,故本题选C。
【小题2】①暖锋、②冷锋、③气旋都会形成阴雨天气,给影响的地区带了降水;而反气旋气体盛行下沉运动,水汽难以凝结形成降水,一般来说,它所控制的地区是晴朗天气。2013年7月,正值夏季,该系统严峻的“烤”验了湖北省,故本题选D。
【小题3】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主要是由冷锋形成的锋面雨,所以本题选B。
【小题4】冷锋过境前天晴、气温较高、气压较低;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云、雨、雪、强风等天气现象;过境后,天晴、气温较低、气压较高,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地球上大陆和海洋各纬度带的水平衡(降水量减去蒸发量)图,回答小题。
【小题1】影响全球水平衡的根本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洋流
D.下垫面
【小题2】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
A.中纬度地区,大陆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B.低纬度地区,海洋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C.南纬55°附近,降水量出现峰值
D.南、北极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全球的水平衡受降水量和蒸发量制约,而影响降水量与蒸发量的根本因素是太阳辐射。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中纬度地区大陆上的水平衡为正值,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低纬度地区海洋上的水平衡为负值,即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从图中只能判断出南纬55°附近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达到峰值,并不能说明降水量也出现峰值;南、北极地区,水平衡都为正值,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