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甲是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强。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较强,丙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强。三地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差异明显,①、②对,A对。夏季风影响时间差异不大,③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④错。
【小题2】日本距大陆冷高压较远,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小,A错。日本气候海洋性强,南北温差小,B错。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一月0℃等温线分布纬度高,C对。日本纬度高,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晚,D错。
考点: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差异,影响气候特征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软件展示的2015年3月11日21时(北京时间)世界局部地区气旋运动状况截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
A.气旋甲中心位置风力强劲
B.气旋甲的直径约100千米
C.世界时为3月12日5时
D.帕米尔高原东端日落地平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的东部吹西北风
B.日本西部较东部更易降水
C.北印度洋海水顺时针运动
D.欧洲的南部地区炎热干燥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3月11日接近春分,海陆热力差异较小,气旋热力弱,风力较弱,A错 。无法判断甲的直径,B错。北京时间3月11日21时,世界时是0时区的区时,时间是3月11日13时,C错。帕米尔高原东端位于东5区,时间是3月11日18时,日落地平,D对。
【小题2】3月11 日,南半球是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澳大利亚的东部受信风带影响,吹东南风 ,A错。北半球是冬半年,日本西部受西北风影响,较东部更易降水,B对。北印度洋海水逆时针运动,C错。欧洲的南部地区温和多雨,D错。
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时间计算,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是我国春季开始日期等值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M点的日期最有可能是( )
A.3月1日
B.2月24日
C.3月15日
D.4月1日
【小题2】影响我国入春时间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为( )
A.地形纬度
B.大气环流地形
C.纬度大环流
D.海陆分布降水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图中M为闭合中心,根据等值线图一般判断规律可知,外围等值线应该是3月1日或者3月15日;结合中国地形可知M点位于中国四川盆地,地势低,而且受北部山脉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故温度较同纬度地区高,入春时间应该比同纬度的地区早,所以外围M点等值线应该是3月1日,M点时间比3月1日较早,故选项B正确。
【小题2】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可知:由南向北入春时间逐渐变晚;入春时间直接反映了气温的差异,影响南北方向温度差异的主要是纬度因素;图中西部山区入春时间较同纬度地区晚,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势高,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故入春时间较晚,所以影响我国入春时间东西差异的是地形,南北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故选项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图、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岛屿的西北-东南向的地形剖面以及年降水量分布图,岛屿东西海岸相距平均约140公里左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岛可能是下图中的
小题2:关于该岛屿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岛屿西坡林木茂盛,东坡多草坡
B.该岛屿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易发旱涝灾害
C.该岛屿东海岸受寒流流影响,降水较少
D.该岛屿雨水充沛热量充足,盛产甘蔗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岛屿东西海岸相距平均约140公里左右”这一信息说明该岛屿东西沿海,且内陆据海距离不大,而西北部降水量远高于东南部沿海和“内陆”地区。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看出其中部大部分为高山和高原,所以造成东北和西南部降水差异的应该是地形因素,东北部降水量多应该处于迎风坡地带,推测该地盛行风向是西北风。备选的四个选项里只有C岛屿处在南半球的西风带内,盛行西北风,所以C项正确。
小题2:该岛屿西北部降水多,树林茂盛,东坡降水较少,多草坡。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岛屿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均匀,旱涝灾害少。东海岸降水少的原因是位处西北风的背风地带。该岛雨水东西部差异大,且其位于中纬度,热量条件较差,甘蔗是热带经济作物,不能在该地区生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月份与日期),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动幅度大,控制范围广的原因是( )
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B.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北极地区
C.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
D.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相比海洋增温快。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夏季增温强烈,使南北半球气压梯度力增大,更加强了越过赤道的西南风的势力,使赤道辐合带向北推移到赤道与北纬 12~15°之间。赤道辐合带 向北移动幅度大,控制范围广。由于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大,吸收太阳能量的热容量大,夏季增温慢,与北半球相比,西北风形成的气压梯度力小,赤道辐合带向南移动幅度小, 控制的地区范围比北半球小。所以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考点:该题 考查大气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