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1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甲)。
材料二: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图乙)。
(1)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1990~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与1990年相比,2005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___________。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
(3)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2008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
(4)该市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拟引进图乙中的三类工业部门,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选择哪三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报道,该市在距老城区22km的地方,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100万人的豪华新城区,现人住人口不足3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 文化设施的服务半径是指各项设施所服务的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文化设施的分级与服务半径的确定应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居民的使用频率,二是设施的规模效益。以学校为例,中学属于城市级和居住区级项目,其服务半径可控制在1000米之内。小学属于综合小区级项目,相邻社区的学生以不跨越城市干道为宜,服务半径控制在500米以内。读图及所给材料回答(1)——(2)题。

(1)1—4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文化设施,下列排序合理的是
[? ]
? A、1一幼儿园,2一中学, 3一小学,4一医院
? B、1一幼儿园,2一小学, 3一中学,4一医院
? C、1一幼儿园,2一小学, 3一医院,4一中学
? D、1一医院, 2一幼儿园,3一小学,4一中学
(2)文化设施的布局不受服务半径影响的是
[? ]
? A、网上学校
? B、影院
? C、大型超市
? D、饭店
3、多选题 农户消费空间是乡村空间结构的一种表现,摸清农户的消费空间结构意愿对于新农村规划建设和村镇布局调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下图是我国某区农户消费活动空间结构模式图,下表为该区农户使用不同交通工具的消费空间分布。分析回答1~2题。

1.据图表分析可知
[? ]
A.3km范围内集中了7%左右的消费活动
B.随距离的延伸农户消费活动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C.各距离段内自行车使用始终大于摩托车
D.交通工具机动能力越强,农户消费空间越大
2.农户消费活动空间呈圈层分布特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强消费活动带的空间范围可能为O一3km,是农户消费活动的主要空间带
B.强消费活动带内只是农用车消费最集中的范围
C.弱消费活动带的空间范围随距离的延伸农户消费活动比率不断下降
D.弱消费活动带内交通工具对农户的消费空间影响不大
4、单选题 下图为“甲、乙两个地区的乡村聚落形态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在甲、乙两个地区的乡村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作用尤为突出的自然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交通
2、甲地区乡村聚落形态最有可能分布在
[? ]
A、南方丘陵
B、北方平原地区
C、青藏高原地区
D、荒漠地区
5、综合题 图是一个市镇的平面略图。该市镇冬季常吹偏北风,夏季常吹东南风,请从该市镇建设的合理布局考虑,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A、B、C的哪一个位置上建自来水厂比较合适?为什么?
(2)在图上D、E、F的哪一个位置上建化工厂比较合适?为什么?
(3)在图上G、H的哪一个位置上建卫生防护绿化带比较好?为什么?
(4)在图上I、J的哪一处建疗养院比较好?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