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A.③时段 B.④时段 C.⑤时段 D.⑥时段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香港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完成10~11题。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中心商业区应位于城市中心,这里交通发达,如图示中的b处。
小题1:绘制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应优先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地理信息技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土地利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A.科技水平
B.污染状况
C.从业人数
D.付租能力
小题2:甲范围内最可能形成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农业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城市土地利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付租能力高的活动取得土地的使用权。故选D。
小题2:因甲范围中,住宅的付租能力最高,而商业区、工业区和农业区的付租能力低,所以该范围内形成住宅区。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根据图6-2中图a和图b,判别下列乡村聚落分布类型,并分析形成这种分布的可能原因。
图6-2
图a是___________型聚落。房屋密集地环绕聚落中心而建,因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b是___________型聚落。房屋疏落地分散在乡村四周,因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图1:集聚型聚落
(1)水源供应有限,乡村靠近水源而建;
(2)农民的田地分布在乡村周围,集聚型聚落可缩短耕作半径。
图2:散居型聚落
(1)山地和丘陵地区,耕地数量少,分散不连片;
(2)我国南方丘陵水田地区,农业耕作半径较小,以散居为宜。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首先要从观察乡村聚落平面图入手,通过图中所给条件,认识聚落类型。然后,从自然条件(地形、水源、气候等)、农业生产方式、文化传统三方面,推想分析村落集散的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
1、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①蔬菜种植基地②高新技术开发区③大学城④美术馆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 | |